您當前的位置 :教育 >
杭州藍圖:到2035年規劃幼兒園1760所 中小學1309所
2022-05-24 11:13:26   來源:杭州日報  分享 分享到搜狐微博 分享到網易微博

教育是共同富裕的托底工程,是滿足市民基本需要的民生工程,是營造良好發展環境的基礎工程。隨著外來人口導入加快,生育政策調整,杭州學齡人口數量逐年增加,百姓對優質教育資源的渴求也愈發迫切。

在杭州市第十三次黨代會上,推動公共服務優質均衡,大力發展人民滿意的教育,讓更多孩子接受更優質的教育,被列為“朝著共同富裕目標大步邁進,打造共享幸福的新天堂”標志性成果之一。而規劃新建更多高標準的現代化學校,也已成為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向往的重要舉措。

杭州藍圖:

到2035年規劃幼兒園1760所,中小學1309所

《杭州市基礎教育專項規劃》:到2035年,市區共規劃幼兒園1760所,班級規模約2.02萬班;共規劃小學787所、初中292所、九年一貫制學校125所,小學班級規模約2.67萬班、初中班級規模約1.21萬班。

《杭州市區高中學校布局規劃(2021—2035)》:2021至2025年,市區高中學校總量達到180所,其中新建23所,提供高中學位29.1萬個;2026至2035年,市區高中學校總量達到230所,其中新建50所,提供高中學位43.4萬個。

在公布的杭州市人民政府2022年度民生實事項目中,學校建設列在首位,計劃新建成中小學、幼兒園70所,新增學位6萬個。這也是繼2020年、2021年之后,市政府連續第三年把中小學、幼兒園建設納入年度民生實事項目。

一線觀察:

構建名校新校共同體,優質教育資源不斷擴容

今年4月下旬,上城區教育局公布了《2022年新開辦學校服務區(對口小學)劃分方案的公告》,從這份方案中可以發現,今年上城區將新開辦6所學校,分別是天長小學觀潮校區、勝利實驗學校筧成校區、東城外國語實驗學校、錢江外國語實驗學校、采實教育集團澎誠中學、勝利實驗教育集團筧成中學。

去年行政區劃優化調整后,新上城迎來蝶變。相比于配套較為成熟的西南部,上城區的東北部如彭埠、筧橋等區塊正處于城市化進程的最前沿,作為重要的民生工程,公辦配套學校要提前布局,以保障教育資源的有效供給。

而這次公布新開辦的學校,基本都位于彭埠、筧橋區塊。看到新校園的名字,家長們都吃下了定心丸:“天長”“勝利實驗”“采實教育集團”……無一不是上城區響當當的教育品牌。“教育圈有個共識,一所好學校一定要有一套好標準,通俗理解就是一套科學、成熟的管理體系,它可以直接嫁接到新學校上,起到立竿見影的效果,從而催生出一批新名校。”在上城區教育局黨委書記、局長項海剛看來,通過構建名校新校共同體,輸入名校辦學理念、管理團隊和教師資源,實現“師資調配、課程設置、學校管理、考核評價”一體化,借名校之勢打造一批新興未來學校。“我們希望通過名校集團化的方式,促進教育優質均衡。在加快新區融合的同時,加快‘教育共富’的腳步。”

共富答卷:

“名校集團化”引領新校高起點辦學

如何做好“教育共富”,首先是要保供給。近年來杭州綜合實力不斷提升,人口規模逐年增加、增速加快。從2010年至2020年,杭州全市常住人口規模由870萬增加至1193.6萬。10年共增加了323.6萬人,增長約37%,年平均增長率為3.21%。這其中,杭州學齡人口逐年大幅增長,也給教育設施建設帶來挑戰。

為此《杭州市基礎教育專項規劃》的出臺意義深遠。“過去杭州實行的基礎教育設施規劃百戶指標為幼兒園11生/百戶,小學22生/百戶,初中11生/百戶。專項規劃獲批后,百戶指標基數有了適當提高,而且不同區域根據人口年齡結構進行了差異化設置。”市教育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從近兩年市政府教育民生實事項目實施情況來看,絕大部分新建學校項目落在了人口流入多、流入人口年輕化的區域。拿余杭、蕭山為例,這兩個區不少區域為杭州的產業新區,也是人口流入高地,呈現年輕化、高出生率等特征,需要高標準配置教育設施,增加資源供給,滿足地區教育需求。像去年余杭、蕭山分別投入使用23所、18所新中小學、幼兒園。

凡是建新校,就要建成精品工程——這是杭州堅持的一條原則,如何實現新建學校高質量建設、高起點發展,杭州也探索出了幾條經驗。“一方面,我們提高了建設標準,保證新建學校有充足的經費來源。另一方面,由政府牽頭協調教育、發改、建設、規劃等多個部門,部門之間加強協同,從規劃建設到竣工驗收,協同合力、高質量地推進學校建設。此外,各級教育行政部門提早介入,從學校的設計開始融入‘美好教育’的教育理念,包括數字化的概念、綠色的概念、高科技的概念。”市教育局相關負責人說。

“杭州在抓好市區教育的同時,也更注重推動市域教育優質均衡發展,資源要素合理流動,名校集團化就是一個很好的途徑。”市教育局相關負責人說,辦一所學校,不僅是解決校園建設等項目,更要通過名校領辦、緊密型合作辦學等方式,輸出優質教育教學團隊和成熟管理模式,借勢借力帶動區域教育發展。

當前杭州正在推動跨區域、跨層級的“新名校集團化”辦學。通過區域間的教育資源優質均衡,將更好助力杭州爭當浙江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城市范例。比如,杭州市創新“市、區合作共建優質高中新機制”,推進市屬優質普通高中到蕭山、余杭、臨平、富陽、臨安五區建分校,確保每個“星城”都有名校資源覆蓋。先前已經有學軍中學海創園學校、杭二中錢江學校的成功創辦,接下來杭十四中青山湖學校、杭二中富春學校、杭高臨平新城學校將陸續投入使用。在職業教育方面,像交通職業學校筧橋校區、中策職業學校錢塘學校今年已經正式投入使用,將更好充實杭州的職教版圖。

杭州教育未來將以共建共享優質教育資源為核心,充分發揮名校集團的輻射、示范和帶動作用,深化城鄉學校互助共同體建設和跨區域跨層級集團化辦學,推動杭州教育融合發展,為建設杭州“美好教育”,更好推進“教育共富”發揮更大作用。(記者 王厚明)



[責任編輯:ruirui]


*本網站有關內容轉載自合法授權網站,如果您認為轉載內容侵犯了您的權益,
請您聯系QQ(992 5835),本網站將在收到信息核實后24小時內刪除相關內容。




本站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 聯系郵箱: 5855973@qq.com
 

關于我們| 客服中心| 廣告服務| 建站服務| 聯系我們
 

中國焦點日報網 版權所有 滬ICP備2022005074號-20,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