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教育 >
108個區縣建立學科類培訓專家鑒別機制
2022-05-17 09:38:27   來源:中國教育報  分享 分享到搜狐微博 分享到網易微博

本報訊(記者林煥新)“有108個區縣建立了學科類培訓專家鑒別機制,覆蓋率達92%,領先全國18個百分點。”記者近日從教育部獲悉,北京、上海、沈陽、廣州、成都、鄭州、長治、威海、南通等9個城市作為全國“雙減”改革試點,在鞏固去年校外培訓治理成果的基礎上,圍繞2022年試點改革重點任務繼續進行探索,截至4月底取得了積極進展。

據了解,各試點地區壓實學科類培訓常態化監管、推進非學科培訓分類管理、加強培訓機構資金監管、合理利用校外資源,取得了實際成效,發揮了示范輻射作用。

9個試點地區的117個區縣已全部實行校外培訓網格化綜合治理,在全國范圍內率先實現區縣覆蓋率100%;有108個區縣建立了學科類培訓專家鑒別機制,覆蓋率達92%,領先全國18個百分點;有106個區縣教育系統擁有2名以上執法資格人員,覆蓋率達91%,共有教育行政執法資格人員1957人。北京市制定《學科類校外培訓典型問題處理指導手冊》,就18個違規培訓典型問題提出核查處置建議。廣州市今年以來壓減高中學科類培訓機構24家,查處隱形變異問題54起,關停取締無證機構191家。

各地持續推進機構底數摸排、標準制定、審核審查等工作。在前期出臺非學科培訓機構設置標準基礎上,成都市各區行政審批局按照新設置標準,啟動非學科培訓機構申請批復工作;長治市在潞州區先行開展審核工作,為全市范圍重新審核登記積累經驗;威海市部署轄區內非學科培訓機構到行政審批部門辦理辦學許可證,計劃于近期完成。北京、上海、廣州、南通等市已部分出臺或正在研制非學科培訓機構設置標準。

各試點地區學科類培訓機構全面納入預收費監管范圍;非學科培訓機構納入預收費監管共5266家,監管金額13.63億元。有8個試點城市啟動非學科培訓服務價格監測。上海市制定了2022年培訓機構預收費資金監管工作方案,細化資金管控工作流程,將落實預收費資金監管作為各類培訓機構設立和招生的必要條件。鄭州市16個區縣陸續與銀行簽訂非學科培訓機構資金監管協議。

試點地區探索建立遴選退出機制,推動學校課后服務合理引入校外資源。北京市印發《采購校外優質教育資源指導性目錄》,征集科普活動資源包111個,組建451位專家組成科普服務團隊進校服務。威海市印發指導意見,春季學期首批引入了37家非學科培訓機構入校服務。目前,廣州、成都、威海、南通等市已有超過60%的義務教育學校引入了非學科類校外培訓資源。

據悉,試點地區在改革探索中還存在學科類培訓隱形變異查處難、非學科培訓分類管理推進慢、疫情影響下風險防控壓力大等問題。各地需高度重視,加大探索力度,創新工作舉措,為全國“雙減”工作積累寶貴經驗,發揮示范引領作用。

《中國教育報》2022年05月17日第1版



[責任編輯:ruirui]


*本網站有關內容轉載自合法授權網站,如果您認為轉載內容侵犯了您的權益,
請您聯系QQ(992 5835),本網站將在收到信息核實后24小時內刪除相關內容。




本站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 聯系郵箱: 5855973@qq.com
 

關于我們| 客服中心| 廣告服務| 建站服務| 聯系我們
 

中國焦點日報網 版權所有 滬ICP備2022005074號-20,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