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學啦!明天見噢!”每到離園時間,華媒維翰幼兒園門口就會出現非常有儀式感的一幕——班級外教抱起跟前的孩子,來一次“舉高高”后,將其交到家長手中,孩子臉上則流露出依依不舍的神情。
是怎樣的教師魅力,讓小朋友這么喜歡這所幼兒園?
Milo是華媒維翰幼兒園小班的外教,幼兒園儼然已成為他的第二個“家”,他努力為孩子們營造快樂成長的氛圍。在最近的一次活動中,Milo請小朋友們帶上自己的玩具,第二天,孩子們就把自己最喜歡的玩具帶到了教室。
“今天來share(分享)自己的玩具,首先請你們依次做個介紹吧!”“Crown”“Ambulance”……課堂上,每個孩子輕松記下了自己玩具的英文。“所以,今天我們還學到了什么?對了,Share!”Milo告訴孩子們,如果只玩自己的,那只能玩到一樣玩具,如果互相交換、分享玩具,那每個人就可以玩到二十多種玩具。
“五分鐘后我們開啟玩具派對!如果你喜歡對方的玩具,應該說什么?試試看吧!”在Milo的指引下,孩子們互動起來,“Great!”當看到一個孩子大膽地向另一個朋友發出請求時,Milo在旁邊為他點贊。一旁搭檔的中文老師說:“每位老師都努力讓幼兒有機會在真實、有意義的情境中開展多種形式的語言學習,使他們充分參與幼兒園的課程學習與社交游戲活動,展示自己的個性。”
這其實是幼兒園以“玩具”為探究線索、通過中外教聯合實施的項目活動——“我們如何表達自己”。
目前,幼兒園各班配備一名中文老師、一名雙語老師和一名國際教師,實行IB-PYP(幼兒階段項目)專業教師團隊聯合執教,將探究作為學習的主要方式,對教與學實施全面指導。值得一提的是,中外教師合作默契、創設靈活的學習空間,照顧到孩子們不同的需求、背景、能力和興趣,將語言學習盡可能地滲透到學習和生活中,如班級公約、日常標識、概念解釋等均以外語、中文、圖片三種形式呈現。經過充分的浸潤式學習,孩子們能夠條理清晰、自信大方地用普通話和英語進行自我表達,分享經驗和解決問題。
支持幼兒語言學習不僅體現在課堂上,還滲透在師生的日常互動交流中。外籍教師承擔的角色不光是老師,更是孩子們的朋友。整理儀表、督促喝水、帶領早操、進餐管理……在孩子們的在園生活中,隨處可見外教的身影。同時,幼兒園創設了屬于師生自己的個性化節日,閱讀節、Showtime、童謠節等大型活動,讓孩子們有機會欣賞多彩世界、了解多元文化。
幼兒園園長俞維表示,語言是進行超學科學習、交流、思維、表達的一種重要工具。幼兒園支持幼兒學習運用一種以上的語言,以各種方式進行交流,以此發展幼兒人際交往、理解他人、組織思想的能力。(記者 胡鴻)
本站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 聯系郵箱: 5855973@qq.com
關于我們| 客服中心| 廣告服務| 建站服務| 聯系我們
中國焦點日報網 版權所有 滬ICP備2022005074號-20,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