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教育法》(以下簡稱《職教法》)經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十四次會議表決通過,將于今年5月1日起正式實施,這其中職業教育法在招生制度、高等教育體制方面實現了重大突破,將讓眾多今年秋季入學的新生受益。
新《職教法》通過后,卻在網上引發了關于“取消普職分流”的討論,有家長提出疑問:今后,是否所有孩子都可以上普高?記者也采訪了相關專家進行了解讀。
普職分流取消系誤讀
分流依然存在,將告別“一刀切”
記者對比了新老職教法原文。
原職教法的第十二條:國家根據不同地區的經濟發展水平和教育普及程度,實施以初中后為重點的不同階段的教育分流,建立、健全職業學校教育與職業培訓并舉,并與其他教育相互溝通、協調發展的職業教育體系。
“實施以初中后為重點的不同階段的教育分流”,這句有配套政策及措施,具體來說,就是在國家教育發展規劃之中,要求普職規模大體相當,普職分流大體相當。拿杭州為例,過去幾年,市區各類高中在制定招生計劃時,普職比大致是5.5:4.5。
新職教法中,沒有了“實施以初中后為重點的不同階段的教育分流”一句,許多人誤讀成取消普職分流。事實上這句被改成:國家優化教育結構,科學配置教育資源,在義務教育后的不同階段因地制宜、統籌推進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協調發展。
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儲朝暉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修訂后的《職教法》強調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協調發展,是指提高職業教育的地位,讓職業教育的發展跟普通教育的差別減少。但并不是不分流,因為在招生環節客觀存在分流。
早在今年2月23日,教育部的新聞發布會上,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司司長陳子季在回應記者提問時表示:發展中等職業教育在擴大就業、推動區域經濟發展、改善民生方面做出了積極貢獻,所以堅持“普職分流”是非常必要的。
普職分流取消是誤讀,分流依然存在,只是不像過去那樣“一刀切”了。一位業界專家說,修訂后的《職教法》強調職業教育的發展“因地制宜”,不同區域要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確定具體政策,東部和西部、城市和鄉村在職業教育政策方面可以大不一樣,要符合自己的實際情況,要有自己的創新特色。
新職教法確立職業教育和普通教育同等地位 職教本科比例提升將讓職業教育更具吸引力
長期以來,職業教育被認為“低人一等”,初中畢業后讀中職無法讀大學,有的職業院校畢業生在考公、事業單位招聘、考研時遭遇學歷歧視。
但新的《職教法》,從地位上,明確“職業教育是與普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地位的教育類型”,職教不再是“低等教育”,而是“平等教育”。
從出路上,明確職教本科,職高升入本科的比例將大大增加。職教本科跟普通本科擁有同等地位,就業、入編、考公等等,待遇一樣。
這些政策落地后,職高的吸引力將大大增強,對職業教育是很大的利好。
“這些年,其實職業教育的發展存在一些瓶頸,說到底是出口問題。”一位中職學校的校長說,早年職業教育是一種“斷頭教育”,中職一畢業就就業,所以家長不愿意送孩子進職校。后來隨著大學擴招,中職學校的升學通道已很好地被打通。當前杭州市區中職學校的平均升學率已達93%,每年還有不少學生通過單考單招直接考進本科。“但這還不夠,職業教育的體系還沒完全建立起來。說得直白一點,職業學校升入好學校,或者說升入本科院校的名額不夠多。這也是很多家長依然希望把孩子送入普高的原因。”
“現在出口和地位問題都解決了,將更好地推動普職分流從被動分流,轉向主動分流。”市教育局相關負責人說,這在當前的中本一體化的探索中已經得到了驗證,比如人民職校近年來和浙師大合作舉辦的中本一體班就很火熱,去年中考錄取分數線是557分,已經接近重高線了。
事實上,這些年,杭州的中職教育質量不錯,比如像美術職校,招的學生都是低于優高線的學生,他們中大部分是美術零基礎的,但近三年繪畫專業考生參加普通藝術類高考,本科錄取率達69.2%。“如果有更多優秀的學生自主報考中職學校,中職教育也將煥發全新面貌。”多位中職校長表達了相似的看法。
延伸閱讀——
初中畢業進行普職分流是不是太早?
把分流延后到高中畢業行不行?
學生適性發展和技能的磨煉時機,決定了初中畢業進行普職分流是一個好時機
這些年,記者每年都會遇到這樣的家長,問同樣一個問題:能不能普高多招一點,或者普職分流延后到高中行不行?這些家長有同樣一個愿景:“孩子上了普高,未來上本科的概率會大不少。”
假如如家長所愿,取消職高,全辦普高會出現怎樣的情形?記者了解到,近年來杭州市普高畢業生的本科率在65%左右。“如果當前大學本科的資源沒有擴充,只是把原本上職高的學生全放進普高,結果就是普高的本科率將大大下降。也就是說,原本上職高的大部分學生,即便到了普高,未來還是要上專科。”一位業內人士說道。
其實,在初中階段進行普職分流,是有一定科學依據的。微觀地講,這是學生多元發展的需要。“人與人之間有差異,對知識的接受形式也不同。部分不適應普通教育的孩子,如果他動手能力強,與其一直在文化課的學習中備受煎熬,不如盡早地學習技能,對接社會需要,在另一條賽道上做出成績,更利于孩子的終身發展和人生幸福。”市教育局相關負責人舉了一個例子——
之前有個學生,初中階段因為學習跟不上,產生了厭學情緒。但小伙子很聰明,非常喜歡養植物,入讀了旅游職校園林專業后,就迷上了養多肉植物。上學期間,他還參加了一個行業舉辦的多肉種植創新創業設計大賽,斬獲一等獎,小伙子的自信心一下子“爆棚”。大學畢業后,他開了一家多肉店鋪,生意很紅火。“職業教育強調的是‘工學結合’‘手腦并用’,很適合這類學生的發展。”該負責人說。
再宏觀地講,在初中畢業后進行普職分流,也是社會的需要。“制造業強國需要技能型人才,沒有能工巧匠,就不可能有高質量的制造業。每個人的衣食住行和生老病死,哪一個環節都離不開技能型人才。”該負責人說,許多技能特別是高水平技能,需要從少年時就打好基礎,效果遠遠要好于成年時再去練習。很多大國工匠都是從少年工匠起步的。
用人單位在招聘時,
對職校畢業的學生會用“有色眼鏡”看待嗎?
不少企業對職校畢業學生“情有獨鐘”,薪水不錯還能進入領導崗位
很多家長有一個顧慮:孩子選擇了職校,未來工作是不是不好找?記者在采訪中發現,確實有部分單位在招聘中,對學歷有著較高的要求,比如科研單位、IT企業、教師醫生等行業。但更多的企業并不把學歷看作決定性因素,更注重實操。甚至不少企業對職校背景的學生“情有獨鐘”。
杭州之江園林綠化藝術有限公司是一家民營企業,總經理虞海燕介紹,企業里研究生、本科生、大專生都有,其中大專生占較大的比例。“像我們企業,主要開展園林施工和園林養護的服務,這些業務都需要在戶外進行。在招聘的時候,我們更看重的是員工能不能吃苦,是否擅長學習。”虞海燕說,從近年來的招聘情況看,職校畢業的學生雖然學歷不如本科,但是普遍動手能力比較強,比較能吃苦,也比較上進。
“其實,現在職校畢業的學生,薪水也不錯,特別像我們這些技術崗位。”浙江申通時代汽車銷售服務有限公司售后服務總監鮑官星就坦言,公司里除了一名財務和一名銷售是本科生,其余員工都是大專生。“相對于汽修這樣的技術崗位來說,更喜歡職校畢業的學生,在學校里經過5—6年的職業培養,一畢業就是一名技術能手,能馬上勝任相關崗位。現在這樣的技術人才很吃香,新上崗的月薪大概在6000元左右。”
“別小看了職校畢業的學生,我們酒店有不少領導崗位,都是職校畢業生。”世茂君瀾酒店的人力資源部經理任巧巧介紹,酒店里大部分員工都是職校畢業的。服務崗位,更講究員工有好的服務意識,以及熟練的服務技能,顯然職校畢業的學生在這兩方面都俱佳。“人是不斷成長的,只要你肯學習、肯下苦功,當年的學歷不代表一切,更不會成為束縛你職業生涯的枷鎖。當前不少管理崗位,也都是服務一線的員工提拔上來的,他們對這個行業更了解,也更懂得如何去培養新員工。”(記者 王厚明)
本站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 聯系郵箱: 5855973@qq.com
關于我們| 客服中心| 廣告服務| 建站服務| 聯系我們
中國焦點日報網 版權所有 滬ICP備2022005074號-20,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