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教育 >
如何引領學生規劃美好未來
2022-04-20 08:53:58   來源:中國教育報  分享 分享到搜狐微博 分享到網易微博

高考該報志愿了才臨時抱佛腳,上了大學以后發現讀的專業不喜歡,找工作的時候自己也搞不清楚到底想干什么……對現在的學生而言,這樣的情況并不少見,怎樣才能治本?

中國教育報近期發起了一項針對教師和家長群體的線上調查,近1500人參與。調查結果顯示,雖然絕大多數(96%)的受訪者認為生涯規劃教育“非常必要”,但現階段,僅17%的受訪者認為自己的孩子/學生有明確的生涯規劃意識,51%選擇“一般”,另有31%選擇“完全沒有”。有36%的受訪者表示,自己或孩子所在學校沒有開展任何生涯規劃教育。

福建省福州市盲校輔導員張廣敏在部分高校和高中調研發現,當前大部分高中學生的生涯規劃意識較弱,生涯規劃意識從高中課堂途徑獲取的比例較低,部分高一、高二學生既對自身缺少清晰的認識和定位,又不了解社會發展需求;而在高校,仍有不少學生對所學專業缺乏興趣,缺少學習動力,也不愿從事相關領域的工作。

“這種不知為何而學,也不知如何去面對成績的‘空心’現象亟須正視。”福建省福州第八中學班主任張清認為,幫助學生規劃生涯、認識職業刻不容緩。

如何進行生涯規劃教育?根據中國教育報的線上調查,在已開展生涯規劃教育的學校中,有如下主要形式:引進家長和社會資源對學生進行生涯規劃指導(22%),進行高考志愿填報或就業指導(19%),開設專門的生涯規劃課程(12%),配備專門的生涯規劃教師(9%)。

浙江省杭州市教育科學研究院科研員陳萬勇認為,生涯規劃教育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決策層從學校發展的戰略高度進行頂層設計,以便實現人、財、物的綜合協同,這其中,課程是核心。他建議,進行科學的課程規劃,設計嚴謹的課程體系,開發功能多樣的課程。

除了課程設計,張廣敏建議,加快建立中小學“生涯規劃”教育與評價體系,充分利用社會資源,邀請校友、家長進行職業分享,與高等院校進行銜接教育;加強生涯規劃教育在各個學科教育中的滲透,有意識地將學科與生涯相關信息關聯起來。他還提倡,各中學至少配備一名生涯規劃專業指導教師,在條件許可的情況下,設立專門的生涯規劃中心。

一些地區和學校也進行了積極嘗試。廣東省深圳市鹽田高級中學設立了專門的生涯規劃指導中心。中心積極吸納社會資源,開展生涯人物進校園、生涯人物訪談、生涯基地參觀等實踐活動;通過加強生涯測評系統和生涯知識庫的軟硬件設施建設,為學生提供探索自我、探索外界的途徑等;還設立“海浪生涯社”校級社團,開展拓展、沙龍、情景劇等活動,激發學生自我規劃的內動力。

福建技術師范學院專門培養職業教育師資,其培養的學生將有很大一部分從事職業教育教師工作。學校除了加強頂層設計,還注重職業生涯個性化指導,為學生配備思想政治教育、專業能力提升、職業生涯規劃等方面的成長導師,鼓勵學生結合個性、興趣和家庭等實際,合理確定目標定位,樹立正確的就業觀。

“通過職業生涯規劃,解決好興趣和專業、職業之間的關系,解決好‘我想要’‘我能行’和‘社會需要’之間的關系,需要學校與學生共同發力、學校與社會協同作戰。”福建技術師范學院副校長陳志勇說。

網友觀點

@ontheway:生涯教育應該是陪伴孩子成長過程的,是潤物細無聲的。

@阿娟:從小學起,幫助、引導孩子逐步建立適合他們自身特點的生涯規劃,對于其個人及社會向著健康美好方向發展有著極其重大的意義。

《中國教育報》2022年04月20日第3版



[責任編輯:ruirui]


*本網站有關內容轉載自合法授權網站,如果您認為轉載內容侵犯了您的權益,
請您聯系QQ(992 5835),本網站將在收到信息核實后24小時內刪除相關內容。




本站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 聯系郵箱: 5855973@qq.com
 

關于我們| 客服中心| 廣告服務| 建站服務| 聯系我們
 

中國焦點日報網 版權所有 滬ICP備2022005074號-20,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