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教育 >
北京延慶:讓“交流輪崗”更接地氣
2022-04-15 20:34:04   來源:中國教育新聞網  分享 分享到搜狐微博 分享到網易微博

“本節課,老師圍繞教學目標,創設了很多學生喜聞樂見的問題情境,比如例題中的媽媽蒸饅頭問題、練習中的坐纜車問題,學生根據這些材料提出問題并解決問題,嘗到了成功的樂趣,增強了利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日前,在北京延慶區舊縣學校三年級(1)班的教室里,區教科研中心派到舊縣學校的駐校專家蔡寶昌正在點評教師張立芳的數學課例《解決問題》。

自去年9月延慶區被確定為干部教師交流輪崗第二批試點區后,延慶區教委逐步擴大交流輪崗范圍,充分發揮特級教師、市級骨干教師、研訓員等優質資源優勢,創新交流輪崗方式方法,優質師資精準對接一線需求,讓交流輪崗更見實效、接地氣。

教研員駐校把脈一線課堂

像蔡寶昌這樣的研訓員,延慶區教科研中心在本學期一共派出了40名,所有研訓員的駐校任務均來源于一線學校提交的學科教學短板清單。

記者了解到,延慶區這一輪教研駐校涵蓋了初中語文、數學、物理、化學、英語、道德與法治、體育、美術,以及小學語、數、外、科學、勞動技術、綜合實踐等多個學科,教研員們通過聽評課、查作業、學科培訓、組織教研等多種方式,指導學校教育教學活動。研訓員們既要及時總結一線教師的教學亮點,也要第一時間指出教師的課堂不足。

這次研訓,蔡寶昌就發現張立芳課堂講授中的問題,建議“在用兩步連乘計算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的過程中,教師不過多干涉學生,鼓勵學生分析方法多樣化。引導學生自己尋求不同方法來解決問題,讓他們用語言準確、連貫地表述思維過程”。

舊縣學校教學副校長馮利說:“教研員深入課堂聽課后,對每節課都給出了中肯的評價及改善建議,并通過評課和組織教研活動指導我校教師如何提高數學課堂效率,讓學生在課堂上真正受益。青年教師通過與教研員面對面交流探討,拓寬了教學思路,學校的整體教研質量有了很大提升。”

“特級教師工作室”為教師成長注入活

自今年開學以來,延慶區教科研中心數學研訓員馬力芬的“特級教師工作室”團隊先后8次走進第四中學。除了聽評課、指導教研活動,馬力芬還參與了初二年級課后服務的輔導和答疑。

“馬老師帶著她的工作室成員,深入一線,用最接地氣的方式為四中的數學教師診斷課堂,面對面精準指導,對教師的專業成長起到了很好的引領助推作用。”四中教學校長徐紅梅說。作為馬老師工作室的成員,第四中學數學教師紀健偉說:“跟著她一起聽課、評課,潛移默化中學到了很多實操性知識,我都可以在自己的課堂上進行實踐。在觀察其他老師課堂的同時,我也在反思自己課堂的一些相似環節,馬老師課后的點評更是畫龍點睛。”

“作為指導教師,我深入課堂與老師們共同研究教學設計、課堂教學實施中存在的問題,為他們答疑解惑,改進教學的策略。同時,對青年教師進行追蹤跟進,幫他們搭建成長的平臺。下一步,我打算通過校本教研、課堂追蹤、專業閱讀等活動不斷提高老師們的素養和專業水平,實現課堂教學質量的提高。”馬力芬說。

記者了解到,延慶“特級教師工作室”由在職特級教師主持,每個工作室選拔10名市區級骨干教師作為成員,定期到2至3所指定學校實地指導學科教學工作。目前,已投入一線課堂的趙方紅、李淑芳、馬力芬3位特級教師主持的工作室,覆蓋了第二小學、康莊小學、第四中學、永寧學校4所學校的小學語文、數學和初中數學學科。

“市級骨干教師工作坊”點亮教師專業發展之路

吳鳳梅是八里莊中心小學數學教師,身為北京市數學骨干教師,她主持的“工作坊”對口的是八達嶺學校。日前,吳鳳梅再次走進對口學校,聽評了一節四年級數學課《方陣問題》。

“吳老師評課特別接地氣,在充分肯定優點的基礎上,又從教材分析、學生上課實際獲得等方面對我的課堂進行剖析透視,指出不足的同時,幫我一起研究改進的辦法,我覺得收獲特別大。”授課教師楊帆說。

“我每次聽課都會針對課堂中教師或學生的某一行為、某種現象做定量記錄,然后根據記錄的數據對課堂教學作出分析,因為數據是最有說服力的,老師通過數據分析結果可以看到自己課堂教學的不足之處。”吳鳳梅說。

八達嶺學校教學校長王淑萍總結:“在吳老師的引領下,老師們很快就掌握了這種評課方法,他們互相聽課、一起評課,對課堂教學的探究越來越深入細致,主動教研的氛圍也越來越濃厚。”

為讓更多優質教師資源發揮更大作用,延慶區教委將市級學科帶頭人和骨干教師充分調動起來,成立了延慶區“市級骨干教師工作坊”,由65名區域內市級學科教學帶頭人或骨干教師擔任主持人,結對帶徒2-3名區級骨干教師,定期到1-2所指定學校實地指導學科教學工作。目前已覆蓋全區32所中小學校的語文、數學、物理、道德與法治等學科。

延慶區委教工委書記常迎六說,延慶區教委打破崗位資源校際壁壘,建立區級統籌的崗位“蓄水池”,干部教師的有序流動使教育供給更加豐富多元,區級骨干教師基本實現均衡配置,市級骨干教師資源輻射到了每一所中小學校和幼兒園,增加了學生、教師、學校的獲得感,促進了城鄉教育優質均衡發展,提升了區域整體教育質量。他說,今后,延慶將進一步創新服務供給方式,整合、拓寬優質資源,讓優質師資真正成為交流輪崗的強力硬件保障,更好地服務全區師生。(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 記者 施劍松 通訊員 侯寧)



[責任編輯:ruirui]


*本網站有關內容轉載自合法授權網站,如果您認為轉載內容侵犯了您的權益,
請您聯系QQ(992 5835),本網站將在收到信息核實后24小時內刪除相關內容。




本站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 聯系郵箱: 5855973@qq.com
 

關于我們| 客服中心| 廣告服務| 建站服務| 聯系我們
 

中國焦點日報網 版權所有 滬ICP備2022005074號-20,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