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海外,面對奧密克戎毒株的襲擊,我們很緊張,但遠在祖國的華僑大學的心理老師,在線上給我們提供心理援助,讓我們倍感溫暖。”近日,馬來西亞柔佛州的李家樂因為疫情,無法來華僑大學上課,但是該校的教師和學生通過多種途徑幫助他,讓他內心倍感溫暖。
李家樂是華僑大學國際關系學院2018級學生。他是一名華僑,祖籍福建,家在馬來西亞柔佛州。在線上學習期間,學校協調安排了學長來關心他,對他進行遠程輔導。
李家樂是華僑大學眾多境外學生中的一員。在疫情期間,華僑大學對于遠在境外、不能來校學習的學生,采取多種措施為他們提供服務,包括定期進行線上訪談,了解他們的心理情況,并安排學長關心他們生活和心理情況,并寄去防疫物資。
華僑大學的學生中,來自境外的僑生較多。在抗疫過程中,學校把服務僑生作為重要工作之一,讓僑生充分感受到來自祖國的關愛。
疫情期間,學校十分關注僑生心理健康情況。“學生即使是在境外,我們仍然會在線上了解他們的心理情況,幫助他們解開心結。”華僑大學心理教師黃凌云說。他介紹,學校動員輔導員、學生密切關注廣大僑生在微信群中的表現,要求發現問題及時向上級和心理教師反映。新學期,華僑大學心理健康教育中心響應防控要求,動員專職心理教師、學院心理督導員、兼職心理咨詢師、學生心理骨干、班級心理保健員,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為學校師生的心理健康“保駕護航”。
針對疫情期間宿舍實行管控這一特殊情況,學校心理中心推出“一導一補一聯結”的心理教育策略。“一導”是指引導學生釋放活力,引導學生在困難環境下自我超越。“一補”是指有的放矢地對學生進行心理支持。“一聯結”是指在疫情管控期間,加強與學生家長的聯絡,讓教師、家長與遇到心理困擾的學生進行“一對一”心理聯結,幫助學生走出情緒低谷。學校還通過微信公眾號向師生發布《疫情期間心理防護建議》,普及疫情期進行自我心理照顧的方法。
學校還實施疫情期間生活補助和疫情困難補助措施,為110多名集中醫學觀察的學生發放疫情補助,為570多名因疫情無法入校的在泉州學生發放一次性生活補助,為320多名受疫情影響導致生活困難的學生發放困難補助,為9800多名泉州校區在校學生免費發放防疫物資和生活物資。同時,學校還開通線上勤工助學通道,為1200多名同學提供近900個崗位。(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 記者 熊杰 通訊員 胡璐)
本站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 聯系郵箱: 5855973@qq.com
關于我們| 客服中心| 廣告服務| 建站服務| 聯系我們
中國焦點日報網 版權所有 滬ICP備2022005074號-20,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