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在春天里成長,在春天里做美食。我路過一條開滿地菜子花的小路,所以做了地菜子煮蛋。”4月11日,湖南省益陽市資陽區新橋河鎮紫羅橋小學二年級學生劉思謙在全班同學面前,驕傲地展示著他的“春之美食名片”。
“春之美食名片”上,圖文并茂。劉思謙畫出了那片長著地菜子花的田野、采摘的地菜子形狀和他做出的那道美味,詳盡地列出了他做這道美食所用食材以及烹飪方法步驟,同時寫出了一篇近400字的文章。他寫道:“桃花依舊笑春風。咬一口地菜子蛋,軟糯香甜。喝一口地菜子水,清香甘甜。我感覺自己很能干。我愛春天,我愛家鄉?!?/p>
劉思謙所在的班上有23個學生,這種內容豐富多彩的“春之美食名片”有23份,每一份都各具特色。有的孩子去田野里采摘了蒿子,做出了蒿子粑粑;有的孩子在父母陪伴下去小河邊采摘了蘆筍,做出了蘆筍煮魚湯……
語文教師魯鋒整理批閱著這一份份名片,愛不釋手,連夜把孩子們的作品做成PPT,讓孩子們自己上臺展示并誦讀自己的作品。
魯鋒說,這是學?!笆奈濉闭n題中“農村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與書面表達教學融合的實踐研究”的一次實踐活動。本次活動的主題是“擁抱春天”,讓孩子們走進大自然,或植樹種花,或跟家長播種春耕,或親手制作家鄉的特色美食。她說,孩子們還參加過“尋找秋天的種子”“冬之韻”等主題實踐活動。
孩子們制作的《尋找秋天的種子》貼畫也讓魯鋒覺得欣喜。孩子們用自己收集到的種子,有的貼出了五角星,有的貼出了天安門,有的貼出了爸爸媽媽勞動的樣子。孩子們在每一類種子后面都寫出了名稱和特點,也都興致勃勃地用文字描述了自己在秋天的田野里采集種子時見到的美景,語言樸實清新,優美流暢。
這個課題不是魯鋒一個人在做,新橋河鎮9所村小共計11位老師共同參與。這11名教師都是新橋河鎮“青年教師課改聯盟語文組”的成員,在不同的村小、不同的學段探索在“雙減”背景下如何通過主題實踐活動提升農村學生“五育”水平,定期進行成果匯報。
“每次設計了主題,老師們都迫不及待地帶領孩子們去實踐,因為孩子們每次都給我們帶來很多驚喜。他們總是主動去發現美,去創造美,學會了勞動,學會了分享,對知識的渴求越來越強烈,每次都有寫不完的話。”魯鋒說起她的學生,眼睛里亮晶晶的。
據了解,資陽區新橋河鎮中心學?!扒嗄杲處熣n改聯盟”有3個組,小組成員每月開展教研活動,活動中既有老師分享教育敘事,也會進行說課、磨課、評課,老師們共享教育資源和成果,切實彌補了村小教研力量的不足。
“實施‘雙減’政策,我們的目的就是要努力提高課堂教育教學質量,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高素質學生。”資陽區教育局局長郭輝在教育評價制度改革推進會上強調。
“我都不敢相信,孩子才讀二年級,回家也沒做過抄抄寫寫的作業,還常常主動幫我做家務活,怎么會寫出這么美的語句呀?”劉思謙的父親說起孩子,一臉自豪。(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 記者 陽錫葉 通訊員 王小平)
本站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 聯系郵箱: 5855973@qq.com
關于我們| 客服中心| 廣告服務| 建站服務| 聯系我們
中國焦點日報網 版權所有 滬ICP備2022005074號-20,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