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教育 >
“一把手”訪企拓崗如何保量又高效
2022-04-11 09:57:55   來源:中國教育報  分享 分享到搜狐微博 分享到網易微博

2022年,高校畢業生規模達1076萬人,受新冠肺炎疫情、經濟下行等多重因素影響,就業形勢嚴峻復雜。為了千方百計開拓更多就業創業崗位和機會,深入落實就業工作“一把手”工程,教育部辦公廳日前印發《關于開展全國高校書記校長訪企拓崗促就業專項行動的通知》,提出新建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職業院校(含本科層次職業院校)每所學校書記(校長、院長)正職共拜訪用人單位原則上不少于100家。

“訪企100家”如何落到實處?高校如何通過訪企拓崗促進畢業生就業?記者進行了采訪。

“訪企100家”是高校辦學的現實要求

“我們有信心落實到位。”上海電機學院學生處副處長張躍輝介紹,“校領導走訪企業安排在6月后。這樣安排,一是時間充足,二是可以就今年畢業生就業出現的新問題,有重點地與企業對接,反饋的信息更精準。就往年情況來看,走訪企業不止100家。”

皖西學院2月底已與36家企業溝通了走訪安排,但距離100家的要求明顯有差距。為此,學校迅速與安徽省蕪湖市鳩江區人社局聯系,新開拓28家企業,并陸續協商走訪安排。

新建本科院校、高職院校畢業生就業大多以地區企業為主,一天內可集中走訪多家企業。同時,很多學校與企業合作建立了實習實踐基地,通過基地訪企極為方便。

可見,“一把手”完成“訪企100家”的任務,雖不輕松,但也不難。

“提出具體走訪要求不是給學校加負擔,而是為了促進學校與地方政府、企業的聯系,真正打通就業渠道。”教育部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創業就業指導委員會委員杜然說。

“地方高校、高職院校的人才培養要以就業需求為導向,校領導的重要任務之一就是了解社會需求,多與用人單位聯系,做好校企合作育人和畢業生就業工作。”教育部高校學生司負責人認為,教育部把“一把手”走訪企業的數量定在100家,符合新建本科院校、高職院校的辦學定位和現實就業工作情況,而如何精準選擇走訪企業、與企業重點對接哪些信息等才是對“一把手”的真正考驗。

“訪企”旨在提高畢業生與企業需求匹配度

“‘一把手’訪企,核心是解決校企需求人才信息不平衡的現實問題,拓寬畢業生就業崗位和渠道。”杜然說。

記者調查發現,目前,多數地方高校建立了辦學企業“朋友圈”。在浙江工商職業技術學院,兩年來,書記、校長帶隊走訪企業183家。在江西旅游商貿職業學院,2021年5月到8月,書記、校長走訪地方企業216家,學校就業信息網系統企業庫里更是多達2850家企業。

河南省教育廳學生工作處負責人介紹,該省今年高職畢業生占高校畢業生的54.15%,“從某種程度說,穩定高職院校畢業生就業,就是穩定河南高校畢業生整體就業。所以,給高職院校‘一把手’定目標,是穩定畢業生就業的硬招、實招”。

“從根本上說,訪企就是要提高畢業生與企業崗位需求的匹配度。”江西旅游商貿職業學院黨委書記吳小平介紹,學校物流管理專業與江西順豐速運共同實施了“現代學徒制順豐項目”。物流管理專業學生在校期間必須拿下駕照,就是吳小平走訪順豐總部后提出的新要求。

“一把手”訪企,首先是拓崗,做好增量。在杜然看來,拓崗包含拓展新企業以及原合作企業挖潛的雙層含義,只有盡可能多為畢業生提供就業途徑,才能最大程度地促進畢業生高質量就業。

供需有效對接才能培養高質量畢業生

“訪企不能只看數量,質量更為重要。只有精準錨定,才能提高求才和求職的效率。”高校畢業生就業協會就業實習實踐與服務中心主任李維福指出,如果說穩就業是訪企當務之急,那么建立常態化校、政、企對接機制才是訪企核心所在。

訪企可以深度了解用人單位對畢業生知識、能力、素質的要求,反思總結學校現階段人才培養短板,不斷增強人才培養的針對性和適應性。

近期,江西旅游商貿職業學院建立了江西高校首個電子商務數字經濟產業學院。而皖西學院與地方區級人民政府簽訂了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協同區域內多家企業,圍繞智能制造、“雙碳”等新型產業深入開展人才培養合作。

對此,杜然認為,數字經濟催生出的新職業需要引起學校高度重視。通過訪企,學校要及時準確了解新行業、新職業對畢業生素質的新要求,緊緊抓住區域地方經濟發展需要,實現學校專業課程調整與區域經濟的人才需求變化同步。

教育部高校學生司負責人認為,隨著高等教育普及化深入發展,高校人才培養結構調整迫在眉睫。結構不調整,不僅造成現在難就業專業的學生畢業即失業,還浪費了大量教育資源。“一把手”俯下身子、邁開步子走進企業,就是讓地方學校把面向社會需求辦學的初衷落到實處,助力優化我國高等教育結構,促進人才培養與社會需求緊密聯系。

同時,該負責人指出,大學生就業需要的不僅是對策,更需要畢業生整體素質過硬,其中包括學生就業觀念、就業能力和綜合素質等。通過實地走訪,高校適當將就業關口前移,把職業規劃教育和就業輔導貫穿人才培養全過程,在具體培養環節落實中,實現對學生的價值塑造、知識傳授和能力培養。

《中國教育報》2022年04月11日第2版



[責任編輯:ruirui]


*本網站有關內容轉載自合法授權網站,如果您認為轉載內容侵犯了您的權益,
請您聯系QQ(992 5835),本網站將在收到信息核實后24小時內刪除相關內容。




本站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 聯系郵箱: 5855973@qq.com
 

關于我們| 客服中心| 廣告服務| 建站服務| 聯系我們
 

中國焦點日報網 版權所有 滬ICP備2022005074號-20,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