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教育 >
將科研做到“地球最南端”
2022-04-08 08:56:30   來源:中國教育報  分享 分享到搜狐微博 分享到網易微博

近日,華東師范大學地理科學學院本科生協同育人黨支部與中國南極中山站黨支部,開展“關注國家發展·勇擔強國使命”在線聯學聯建活動。

現場連線的科考隊員中,有一位大家很熟悉,他就是正在南極中山站參加中國第38次南極科考工作的華東師大地理科學學院研二學生李喆。“在達爾克冰川的30多天,隊員們不僅要完成科考任務,還要自力更生,解決后勤問題。”作為奔赴南極科考的研究生黨員,李喆激動地向自己的老師和同學們傳遞來自“地球之極”的問候。

近年來,華東師大積極對接國家重大需求,以學術卓越引領育人卓越,致力于提升學術研究及創新創造的引領力和貢獻度,積極踐行大學為國家和世界發展的未來培育新人才的責任。目前,華東師大地理科學學院已有3名師生黨員先后6次前往南極,踐行并傳承著“愛國、求實、創新、拼搏”的極地精神。他們也將這一精神帶回了華東師大,融入所在團隊的日常科研工作中。

地理科學學院教授史貴濤就是一名有著豐富南極科考經驗的“老將”。他在中國南極長城站、中山站、昆侖站和泰山站均開展過科學考察活動,在南極工作和生活時間累計兩年多。他帶領極地環境研究團隊在極地雪冰現代環境過程、變化和機理以及冰芯氣候記錄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進展,為認識極地氣候環境變化提供了新的證據。

2020年,地理科學學院博士研究生王丹赫作為華東師大第一位赴南極內陸科考的學生,將華東師大學子的科研熱情揮灑在南極內陸。通過對南極中山站附近區域雪冰等環境進行的系統調查研究,王丹赫發現,人類活動對極地局地環境中的影響基本可以忽略,但源于南半球中低緯度長距離的大氣傳輸可能是一個重要來源。這一科研發現為認識極地環境變化帶來了新的思路。

“希望雙方以黨支部為陣地,繼續加強高校科研力量與中國南極中山站的合作交流,也期待華東師大青年學者們在極地研究中有更多新的突破,為國家極地科研事業貢獻更大力量。”華東師大地理科學學院黨委書記段玉山說。

《中國教育報》2022年04月08日第3版



[責任編輯:ruirui]


*本網站有關內容轉載自合法授權網站,如果您認為轉載內容侵犯了您的權益,
請您聯系QQ(992 5835),本網站將在收到信息核實后24小時內刪除相關內容。




本站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 聯系郵箱: 5855973@qq.com
 

關于我們| 客服中心| 廣告服務| 建站服務| 聯系我們
 

中國焦點日報網 版權所有 滬ICP備2022005074號-20,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