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教育 >
“充電賦能”讓教師元氣滿滿
2022-03-26 09:46:13   來源:中國教育報  分享 分享到搜狐微博 分享到網易微博

■聚焦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召開三周年系列報道6

思政課教師中,85后占到60%以上,其中有近1/3在省級、國家級教學展示競賽中獲獎,更有眾多后起之秀相繼出版思政課專著、教材10余部,主持安徽省高校思想政治能力提升計劃、省社會科學發展創新課題等省廳級項目20余項。

這些青年教師正蓬勃生長于安徽一所民辦本科院校——三聯學院。該校以制度淬煉青年思政課教師專業發展、賦能馬克思主義學院、深入推進課程思政等多種形式,鐫寫了民辦高校深入推進思政課建設的“三聯篇章”。

化短為長,讓青年教師站穩思政講臺

青年教師多、教學經驗缺乏、流動性大,是民辦高校思政課建設的痛點,但在三聯學院黨委副書記魯先長看來,這是短板,也是優勢,“要最大限度利用優勢,同時化短為長”。

在85后教師許笑笑的課堂上,“追星是否恰當,如何正確對待婚戀,寢室關系怎么維護……”切入學生內心的話題常成為“爆點”。

一方面深挖優勢,另一方面針對青年教師駕馭課堂能力不足等問題,三聯學院化“劣勢”為“優勢”。

該校專門制定思政課青年教師導師制度,每一名青年思政課教師都有一名教學經驗豐富的老教師作為師傅,手把手帶著上課、做科研、寫課題。

如今已在馬克思主義學院挑起教研主任一職,80后教師劉芳回想起2017年剛入職的模樣,也感嘆這兩三年是“坐著火箭前進的”。

馬克思主義學院教師李海洋20多年教學和科研經驗的傾囊相授,讓劉芳迅速成長。“一節課,我先上一遍,李老師指出問題,然后他上一遍,再來討論不同之處;教案不知道怎么寫,李老師把他的教案拿來,我先復刻,再創新,再討論。”

以老帶新,接替傳承,一批批青年教師相繼迸發活力、快速突破,其背后是該校明確的制度指引。2015年,三聯學院便規定,導師承擔的指導工作將作為其評聘高一級專業技術職務的必要條件,并作為教授、副教授應履行的崗位職責之一,對青年教師導師制的落實程度也將作為對各教學單位年度考核的重要指標。

全員參與,思政元素融入課程建設內核

課程思政的框架中,如何將專業知識和思政元素緊密融合,避免出現“兩張皮”問題?三聯學院以馬克思主義學院教師前期深度融合二級學院專業課程設計的方式“解了題”。

記者看到,在該校對二級學院的年度考核細則中,“80%以上課程需納入課程思政框架”赫然在列,占比3分。

“必須完成,融鹽于水”的制度導向下,該校交通與工程學院成立學院課程思政研究小組,“一把手”掛帥,全院教師參與,并由馬克思主義學院教師作為指導,全程跟蹤專業課程的思政設計。

加入思政元素的專業課不僅在“育人功效”上加了碼,更重要的是讓原本略顯枯燥的專業課變得更加可聽可感。

“碳達峰碳中和的中國作為、可持續發展理念,這些理論沒想到能和我的專業課聯系得如此緊密。”交通與工程學院院長鳳鵬飛執教“載用工具檢測與診斷”已有多年,在與馬克思主義學院教師李海洋的頻繁交流中,“老課程”融入了多種思政元素,得到了“新升華”。

與此同時,二級學院基層黨組織書記納入思政課兼課教師隊伍,編排課表,與馬克思主義學院教師集體備課,參與講授形勢與政策課,也成為融合的有力之舉。

經濟管理學院黨委書記郭玉芳的“形勢與政策”目前已成為學院的網紅課程。在與馬克思主義學院教師集體備課、共同教研的過程中,郭玉芳得到了不少新靈感。在劉芳的建議下,郭玉芳在“提防電信詐騙”中融入經管學院金融安全課程的相關知識,同時又把其放在“國家安全觀”研究的框架下,一節高屋建瓴又與專業知識息息相關的“形勢與政策”讓學生們大呼過癮。

全力支持,讓思政課教師有平臺有發展

“民辦高校教師流動性大,來得快,去得也快。”魯先長深知學校在思政課教師隊伍建設上的痛點和難點,“但只要來了人,我們會盡力給平臺、給發展、給成就,讓思政課教師既充滿內在能量,又贏得外界喝彩。”

年輕人來了,就給舞臺讓他們展示,在教學評比、職稱評聘、先進個人評選中,均優先考慮。

雖為民辦院校,三聯學院卻始終把馬克思主義學院的建設排在各項發展事業的前列。事關馬克思主義學院建設的問題,學校黨委全程參與,全力解決。在職稱評定、科研立項、隊伍建設、經費投入等方面,優先支持馬克思主義學院。在課程建設上,更是從校級層面統籌組織,全力排除阻力。

為了解決“形勢與政策”教材不統一、教師資源不足等問題,學校黨委一致推進學校基層黨組織書記上講臺,統一備課、集體教研,豐富課程內容,深化課程思政。“此事若沒有校黨委的全力推進,不會進行得如此順利。”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余濤說。

《中國教育報》2022年03月26日第1版



[責任編輯:ruirui]


*本網站有關內容轉載自合法授權網站,如果您認為轉載內容侵犯了您的權益,
請您聯系QQ(992 5835),本網站將在收到信息核實后24小時內刪除相關內容。




本站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 聯系郵箱: 5855973@qq.com
 

關于我們| 客服中心| 廣告服務| 建站服務| 聯系我們
 

中國焦點日報網 版權所有 滬ICP備2022005074號-20,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