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服務“一站到底”,心理服務“點面有護”,線上學習服務“云端上新”,家校溝通“養教有方”……疫情防控特殊時期山東省濟南市教育局在全市各級各類學校推行“港灣”式暖心服務,助力學生健康成長。
暢行生活服務“一站到底”,續航成長動力
濟南市教育局對學校暖心服務明確“三心三暢行”要求,即:讓學生暖心、家長安心、社會放心,確保學校內部暢行“食堂+配餐”飲食營養服務、暢行溫馨生活環境優化服務、暢行特殊需求關愛保障服務,切實保障學生生活和健康質量。
飲食營養服務以提升“食堂+配餐”質量為重點,各學校要加強食堂配餐環境衛生、食品安全監管力度,把準學生需求,精細服務,合理平抑價格,豐富飯菜品種,提升飯菜質量,確保科學營養、安全就餐、愉悅就餐。
生活環境優化服務突出“學生為本”,要充分征詢師生服務需求和合理化建議,全方位凈化、美化學生生活學習環境,優化校園服務內容和流程,暢行全方位、全時段“一站到底”的生活服務。
“每一個孩子都需要被看見。”對有特殊需求的學生,如何給予精準服務關愛?濟南市教育局明確各學校要對建檔立卡、低保、特困救助供養、殘疾及疫情防護一線人員子女等特殊學生群體,要動態、充分了解需求,及時有效提供溫暖關愛服務。
賦能心理、線上服務“點面有護”,導航成長方向
聚焦校園疫情防控特殊時期學生心理健康的實際需求,濟南市教育局從“積極生命教育、危機情況干預、心理健康關愛”三方面入手,為學生心理健康發展賦能。
學校以“滲透式教學”建立各學段縱向銜接、各學科橫向融通、課內外深度融合、符合學生認知規律和成長規律的生命教育體系,聚焦學生的安全教育和生命教育的同時,注重激發學生對生命意義和人生價值的思考,引導學生認識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熱愛生命。
全面開展心理健康測評篩查,對有基礎性心理問題的學生以及家庭有困境、學業有困難、心理有困擾、行為有異常的學生,與家庭會商制定個性化關愛方案,完善心理危機干預和轉介機制。
同時,豐富線上學習內容,完善“濟南市教育資源公共服務平臺”“濟南市基礎教育資源數字公共服務平臺”“濟南市中等職業教育課程資源共享平臺”和各區縣的智慧教育平臺資源,實現對各年級各學科知識點和重要專題教育內容全覆蓋。突出“一校一策,一班一案”、簡潔實效、方便學生及家庭的原則,優化實施“學習資源+網絡教學+線上答疑”線上教學模式。提前指導學生了解網絡課程學習特點、使用方法和教育教學安排,有效引導學生做好自我管理和自主學習。
濟南市教育局還強調,落實雙減規范管理要求,線上教學應充分關注學生的學習需求和評價反饋,實施多樣化個性化的教學形式。對畢業年級做好備考指導,在復習備考資源包、備考策略設計、學習方法指導、問題答疑解惑、心理疏導調適等方面做實做細。合理安排網上學習和生活作息,科學掌控教學時長,線上學習期間,指導學生進行適當的居家鍛煉、家務勞動和審美情趣培養。
共譜家校溝通“養教有方”,護航成長歷程
引導廣大家長“走到孩子前方一米的地方”,完善“參與式”家校社共育治理,提供“菜單式”可選擇的家長課程……濟南市教育局呼吁,特殊時期家庭、學校互補共促,家校同行做“陪伴孩子成長的同路人”。
濟南市教育局要求各學校考慮學生家長和家庭的實際情況,就各種防控要求和教育教學管理安排與家長充分溝通,密切關注孩子的思想狀況和行為動向,共商教育對策,共促學生發展。因地制宜引導家長掌握科學的家庭教育觀念、知識和方法,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慣,保持家校教育的連續性和一貫性,完善“參與式”家校社共育治理機制。
同時,重視學生成長發展過程中產生的問題,對于共性問題,提供“菜單式”可選擇的家長課程;對于個性問題,特別是對發生家庭變故及因學習困難產生極端厭學情緒的學生,學校專業人員會同家長綜合研究個性化解決方案,幫助學生健康成長。(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記者 魏海政 通訊員 陳敏)
本站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 聯系郵箱: 5855973@qq.com
關于我們| 客服中心| 廣告服務| 建站服務| 聯系我們
中國焦點日報網 版權所有 滬ICP備2022005074號-20,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