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看,這就是我們昨天騎行過的地方,兩邊有樹有海,還有飄橋,特別好玩。”近日,在日照港幼兒園晨間活動時,玥霖小朋友邊騎行邊描述。
日照港幼兒園內有一條漂亮的“綠絲帶”,它源自日照市近年來書寫的“綠道+文化+旅游”大文章。陽光海岸、山海風情不僅扮靚了海濱小城,更浸潤了孩子們的心靈。“我們充分利用本土資源,引導孩子們在探索綠道的過程中感受家鄉的變化,萌發愛家鄉的情感。”日照港幼兒園園長朱世云說。
日照市作為山東省《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省級實驗區、省級游戲活動實驗區,近十年來依托鄉土資源深化幼兒園課改,促進幼兒園依據《指南》目標體系生成課程方案,走出了一條以游戲為基本活動、以鄉土資源為主題來源構建園本課程,推動《指南》落地實施的創新之路。
建設鄉土資源庫,讓活動資源充實起來
“為解決幼兒園經費不足、玩教具單調匱乏等問題,日照市把開發鄉土資源作為幼兒園實施《指南》的方法。在前期建立實驗基地、開展行動研究的基礎上,我們通過挖掘鄉土資源、創設豐富教育環境、開發多元園本課程,建設鄉土資源庫,最大限度支持和滿足幼兒通過直接感知、實際操作和親身體驗獲取經驗。”日照市學前教育中心主任孔慶志說。
“你們猜我帶來了什么好東西?”五蓮縣文化路幼兒園的雅文小朋友一拿出手里的小玩意兒,立刻吸引了孩子們的目光。有的問:“這是小花苞嗎?”有的說:“我覺得是小燈籠。”還有的說:“我在幼兒園前面的文化路上見過這個。”原來,雅文帶來的是一顆欒樹種子。通往幼兒園的文化路上,每到秋天,欒樹就會結果,紅色果子掛上枝頭,像極了一盞盞小燈籠。幼兒園教師敏銳地捕捉到了孩子們的興趣點,圍繞幼兒園門前的文化路開展了一系列活動,如“馬路名字的由來”“文化路上有什么”“博物館尋寶”等,成功發掘了身邊的教育資源,并將其滲透到幼兒園一日生活的各個環節。
文化路幼兒園的課程案例是日照市立足《指南》,發掘鄉土資源、挖掘教育價值的一個縮影。近年來,日照市組織各幼兒園廣泛搜集當地可利用的鄉土資源,整理出了有關海洋文化、山林文化、農家文化、歷史文化四大類、16小類、1000多種游戲材料。每所幼兒園都建立了內容科學、管理有序、應用有效的資源庫,依據《指南》分析鄉土資源背后的教育價值,將鄉土資源按課程改革要求進行設計,生成幼兒園活動,推動鄉土資源與《指南》目標、幼兒游戲活動深度融合。
生成主題課程,讓鄉土游戲資源活起來
鄉土資源庫逐漸充實起來了,該怎么利用這個寶庫呢?如何將眾多的鄉土資源根據幼兒興趣和需要轉化為游戲活動,引發幼兒持續探索與深度學習,又成了許多教師面臨的難題。
“我們通過推動幼兒園教師深入研究《指南》要求,綜合考慮幼兒的生活經驗和興趣需要,引領教師和孩子們走進大自然、大社會,就地取材構建富有特色的幼兒園主題課程。”日照市北經濟開發區蓮海幼兒園園長厲寧說。
白鷺灣藝游小鎮是日照市一處集旅游、娛樂、居住于一體的新型產業園,家住灣內的孩子對白鷺灣有一定的了解和體驗。蓮海幼兒園的張惠子老師以此為契機,帶領大班孩子走進白鷺灣,孩子們仔細參觀了面包房、馬廄、荷花池等,并通過簡單測量、體驗和記錄等方式,進一步了解白鷺灣。回到園里,張惠子和孩子們一起交流分享,并在活動區域投放相關材料,引導孩子們通過繪畫、建構、表演等形式,展示自己在白鷺灣的所見所感,形成了太空泥版白鷺灣小鎮、插塑積木馬廄、管子旋轉樓梯等生動活潑的作品。
區域游戲是充分利用各類教育資源組織幼兒自主游戲的重要方式,日照市各幼兒園依據《指南》目標體系,從各年齡段幼兒的發展需要出發,精選蘊含教育目標的鄉土材料投入到相應活動區中,設計開發了美術、科學、社會、語言、體育等各領域區域游戲247個,豐富了主題活動,使課程更具地方特色。
打造專題工作坊,讓鄉土民俗文化傳承開來
在和泥區,孩子們選擇合適的陶土并篩選、加水,陶土醒發后和成軟硬適中的陶泥;在制作區,孩子們利用柔軟的陶泥捏出千姿百態的黑陶制品;在雕刻區,孩子們在陶器上雕刻自己喜歡的花紋圖案;在打磨區,孩子們用海綿、砂紙、石頭嘗試打磨各種黑陶器具……日照山海天旅游度假區兩城鎮中心幼兒園的黑陶工作坊里,呈現出一片熱火朝天的景象。這個黑陶工作室各區域均按照黑陶的制作流程設置。
類似黑陶制作這樣的鄉土民俗文化和非遺傳承項目,是日照市幼兒園課程改革可利用的鄉土資源。日照市還引領各幼兒園選取當地貼近幼兒生活和幼兒感興趣的鄉土民俗文化,創新開發了剪紙、編織、造紙等20多個主題工作坊,按照工藝操作流程設置活動區,引導幼兒通過“參觀體驗—工作坊親手操作—展覽分享”等方式,對某一類鄉土民俗文化進行較為持久和體系化的探索、游戲和學習,讓幼兒在真切感受實踐傳承中理解家鄉民俗文化的內涵,幫助其獲得有益經驗。
構建自然生態環境,讓戶外游戲豐富起來
挖地瓜、磨豆腐、摘柿子……乍一看,很難想象這是市區幼兒園的孩子們在進行戶外自主游戲。原來,日照市直機關幼兒園將農家樂搬進了幼兒園,孩子們在真看、真聽、真感受的基礎上體驗農村勞作場景,有效豐富了戶外自主游戲的內容和形式,也為園所深化課程改革提供了有效途徑。
“幼兒的學習是以直接經驗為基礎,在游戲和日常生活中進行的。”日照市直機關幼兒園園長李冰說。在戶外游戲中創設豐富的教育環境、提供充足的操作材料,是促進幼兒學習的良好方式。日照市各幼兒園整合各自園所現有條件和資源,從幼兒整體發展的角度,審視、改造幼兒園環境,營造安全、自然、開放、富有挑戰的游戲環境,讓幼兒園的每一處環境都能讓幼兒進得去、可選擇、可體驗、可操作。
“目前,各實驗基地園都已形成了富有特色、充滿活力的鄉土資源園本課程,探索出了將《指南》落實到幼兒園保教活動中的多種具體策略,切實促進了幼兒全面發展。”日照市教育局副局長張穎說。
《中國教育報》2022年03月20日第1版
本站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 聯系郵箱: 5855973@qq.com
關于我們| 客服中心| 廣告服務| 建站服務| 聯系我們
中國焦點日報網 版權所有 滬ICP備2022005074號-20,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