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教育 >
借助“智慧課堂” 構建問題探究型物理課堂
2022-03-16 09:48:24   來源:中國教育新聞網  分享 分享到搜狐微博 分享到網易微博

案例簡介:

“智慧課堂”是基于互聯網技術下的一種高效、便捷、實時、開放的課堂教學形式,是信息化改革浪潮中各學校的較好的選擇。本案例借助“智慧課堂”教學手段,通過課前導學、課中助學、課后輔學三個環節,探討信息化技術在物理課堂教學中的應用。本案例還以物理問題的自主研究、合作探究為載體,圍繞物理問題的生成、探究、解決等環節,構建一種新型互聯網技術下的互動、高效的問題探究型課堂形式。

實施過程:

一、課前導學,生成問題

對學生學習而言預習是良好的學習習慣,通過對新課的預習可以生成問題,帶著問題聽課可以提高學習的效率。教師課前對新授課內容先進行梳理,梳理出適合學生自學的知識點,制作預習提綱,其中如果學生閱讀教材就能理解的部分直接標注自學完成,如果學生難以自學的知識點,教師可以收集素材并制作微視頻講解,讓學生觀看微視頻完成預習。教師也可要求學生利用互聯網搜索相關新課的資料,通過學生檢索信息的過程完成預習過程。

利用“智慧課堂”進行課前導學(如圖1)就是圍繞物理問題檢索相關學習資源,學生進行自我預習并反饋的過程,此過程可以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二、課中助學,探究問題

課堂重點是分析討論本節課的核心知識點,教師可以根據本節物理知識點的特點及難易程度,組織探究性的課堂或小組合作學習的課堂。教師根據學生的預習情況或者學生之間的交流情況,對課程的重點問題進行清晰呈現,可以按小組進行探究性研究或者合作討論,爭取讓學生在探究與討論中生成對問題的見解與看法。

教師需要全程觀察學生的探究與討論,并及時與學生進行思想的交流,進行合理引導。經過探究和討論后,讓學生大膽發言,陳述自己的觀點,教師需對發言進行及時點評,與學生共同討論。教師需要對討論的問題做最終的分析與總結,讓學生形成清晰的答案,教師還可以拋出更深層次的問題,給學有余力的學生留下思考的空間。

三、課后輔學,解決問題

課后教師可以利用“智慧課堂”布置作業并進行網絡答疑,學生可以利用平板終端查閱相關資料,進行交流討論,完成教師布置的任務。教師可以在“智慧課堂”上查閱學生作業完成情況,并及時反饋給學生,便于學生及時訂正。對于學生共性的問題,教師可以制作講解微視頻并推送給學生,學生及時觀看,這樣可以提高學習的效率,提升學生的分析問題能力。

案例反思:

借助“智慧課堂”構建問題探究型物理課堂,教師可以彌補傳統物理課堂的缺陷,教師可以全面了解學生的學習風格和學習效果,選擇靈活的教學方法。對學生而言,不僅學到了物理知識更學會了思考,學會與他人合作學習,提升了自己的思維品質。教師在整個過程中是學生學習的引導者,學生參與探究與討論的組織者,從而轉變了自己的角色,提升了學生的物理核心素養。(作者單位系上海市金山中學)



[責任編輯:ruirui]


*本網站有關內容轉載自合法授權網站,如果您認為轉載內容侵犯了您的權益,
請您聯系QQ(992 5835),本網站將在收到信息核實后24小時內刪除相關內容。




本站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 聯系郵箱: 5855973@qq.com
 

關于我們| 客服中心| 廣告服務| 建站服務| 聯系我們
 

中國焦點日報網 版權所有 滬ICP備2022005074號-20,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