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教育 >
“三平臺、一方案”促進受援學校內涵式發展——山東教育援青組團式幫扶海北一中工作紀實
2022-03-15 14:08:25   來源:中國教育新聞網-《中國民族教育》  分享 分享到搜狐微博 分享到網易微博

2021年3月1日,春寒料峭中,位于青藏高原原子城的海北藏族自治州第一高級中學,迎來了山東省組團式教育援青的5位老師。受“兩彈一星”精神的感召,他們安頓好住宿,還來不及適應高原高寒干燥缺氧的環境,當天下午就著手了解學生情況,開始備課。來自臨沂的崔道葉老師說:“一節課下來,比在山東連上兩節課都要累,說幾句話就心跳加速,氣喘吁吁。但學生不能等待,尤其是高三學生的課更是耽誤不得,再困難我們也要按時把課上好?!边@就是援青教師們的使命擔當,更是義不容辭的責任。

海北一中教育援青團隊發揚“艱苦不怕吃苦,缺氧不缺精神,海拔高境界更高”的援青精神,認真貫徹落實山東援青管理組的決策部署,以“三平臺、一方案”為重要抓手,形成了“傳輸教育新理念、激發學校內動力、促進學校內涵式可持續發展”的工作總思路,積極開展教育援青工作,產生了顯著效果。

搭建教學研討平臺,深化課堂教學改革

教學工作是學校的核心工作,課堂是教育教學的主陣地,教師的專業水平是學校教學質量的核心保障。海北一中教育援青團隊以課堂為主陣地,以促進教師專業成長和提升課堂教學質量為目標,以集體備課和公開課為抓手,將山東的經驗做法與本校實際相結合,統籌設計,示范引領,規范管理,對海北一中的教學工作產生了深遠影響。

一是推行集體備課制度,形成集體教研氛圍,發揮集體教研力量。教育援青團隊針對海北一中教研力量薄弱的實情,大力推行集體備課制度,統一安排各科集體備課時間,培訓并規范集體備課流程,形成監督檢查機制。建立了集體備課的“定時間、定地點、定人員、定內容”的規范化制度,形成了“檢查、反饋、落實”的管理機制。兩年堅持下來,海北一中的集體備課從無到有、從有到優,教師們也從被動參加到主動認可。如今,集體備課制度已在海北一中落地生根,并將開花結果。

二是立足課堂,深化教研,規范優化示范課、公開課、青年教師匯報課,提升課堂教學質量。課堂是教育教學的主陣地,最能體現教師的教育理念和教學水平。針對海北一中課堂教學模式和教學理念相對落后的實情,援青團隊找準發力點,以課堂為核心,多舉措并舉,打造教師專業成長的平臺,提升教師課堂教學理念。援青教師帶頭上示范課,起到示范引領作用,提升教學理念。援青教師的任務不只是上好自己的課,帶好自己的教學班,更要發揮示范引領和傳幫帶作用,帶動學校一個學科的發展,為當地教學水平的提高發揮作用。海北一中的援青教師一年來已經舉行了3輪15節示范課,并進一步規范了學校的示范課、公開課和青年教師匯報課機制,通過開展深度評課,讓教師們對課堂教學既有認識又有實踐,得到充分鍛煉,提升了教師們的課堂教學水平和教學理念。海北一中的課堂正在發生著變化,由原來的講授灌輸為主的傳統模式,逐漸向著探究式合作式轉變。更加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也更適合時代發展的要求。這種機制的根本目的在于變輸血為造血,激發學校內在活力,形成學校特色,增加學校自我發展的內驅力,為海北一中打造一支高水平的教師隊伍。

創設班主任沙龍平臺,促進班主任隊伍發展

加強班主任隊伍建設,對于學校管理水平和教學質量提升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有一批高水平的班主任,才有一所好學校。針對海北一中班主任隊伍參差不齊、班主任隊伍建設幾乎空白的現狀,基于班主任隊伍建設的急迫性和重要性,教育援青團隊在海北一中開創班主任發展平臺,形成了班主任內涵式發展的長效機制。

一是打造班主任沙龍交流平臺。每月舉行一期班主任沙龍活動,每一期推出2名優秀班主任作報告,分享班級管理經驗和教育理念,進行經典的教育案例分享,加強班主任之間的交流,激發班主任對班級管理和教育理念的思考,提升班級管理水平。一年來已經成功舉辦7期班主任沙龍活動,有14位班主任作了經驗分享,每期活動都得到了班主任們的高度認可。在第3期班主任沙龍活動中,援青教師海北一中校長龐爾國以《用心陪伴,收獲幸?!窞轭},圍繞班級管理理念、班級文化建設、班干部隊伍建設、家校合作、主題班會設計、把握教育契機六個方面給全校班主任作了報告,分享了他17年班主任工作沉淀的經驗,起到了示范引領的作用。在第6期班主任沙龍活動中,援青教師海北一中教務主任李思玲結合自己心理咨詢師的特長,給全校班主任作了以《知心育人》為題的報告,從高中生生理和心理發展規律出發,為班主任開展工作提供了心理學專業指導。

二是創設校級示范班會活動。主題班會是一門課程,是班主任德育課程化實踐的主要陣地。海北一中在主題班會方面很薄弱,教育援青團隊到來后開始推動班級主題班會工作,開創校級示范班會活動,促進班主任相互學習借鑒,提升班主任們的思想認識,逐步建立德育課程化系列主題班會機制。

班主任沙龍和公開示范班會工作開展一年以來,已經取得顯著效果,班主任的班級管理水平和教育理念明顯提升,并為班主任隊伍發展提供了長效機制,為學校培養一支帶不走的優秀班主任隊伍提供了保障。

建立青年教師成長平臺,為學校長遠發展提供保障

青年教師的成長是學校未來發展的關鍵,決定了學校的可持續發展能力。海北一中教師流動性大,近幾年新入職的青年教師比較多,而青年教師的培養機制不夠健全,對青年教師的成長不利,更對學校的發展不利。教育援青團隊針對這個校情,結合山東經驗,對海北一中的青年教師培養方案進行了完善和優化。形成了師徒結對、備課聽課、教學常規、青年教師匯報課、每學期青年教師成長論壇等全時段、全空間、立體式關注培養模式。援青教師還與青年教師進行了師徒結對簽約幫扶活動,通過聽課、被聽課、互相評課、設計課堂任務等方式幫助青年教師成長。在最近的青年教師匯報課中,青年教師的課堂教學一次比一次優秀。

改革崗位聘任方案,激發學校內活力

學校的評價管理方案,對于調動學校教師的工作積極性,激發學?;盍χ陵P重要。海北一中的教學評價方案和崗位聘任方案已經不適應新形勢的要求,不能充分體現“多勞多得,優勞優得”的分配原則,制約了學校的發展,不利于調動教師的工作積極性。結合山東省臨沂第一中學的評價管理方案,針對海北一中的校情,重新制定了新的海北一中崗位聘任方案,每年根據任職年限、崗位工作量、管理、班主任、榮譽稱號、公開課、講課比賽、課題評選等進行賦分并累加,每年根據賦分進行排名。這就充分體現了“多勞多得,優勞優得”的分配原則,改變了職稱評聘、崗位聘任論資排輩現象,為年輕優秀的教師打通了上升通道,也激發了學校內活力,起到了調動教師積極性的效果。原來班主任沒人愿意當,很難安排,現在教師們主動申請當班主任,學校還要擇優聘任。原來沒有人愿意多任課,現在教師們爭著多任課,學校還要進行擇優選擇,讓優秀的教師多任課。這些積極的變化正是評價方案的導向作用。

魯青一家心連心,山海情深共發展。山東教育援青團隊接續聯手,在海北一中賡續“兩彈一星”的奮斗力量,以“當好海北一中人,做好海北一中事”的責任和擔當,積極融入海北一中教育教學生活,服從學校教育管理,敬業奉獻在海北,在雪域高原這片神奇的土地上播撒智慧的種子。

(供稿:青海省教育廳援青工作辦公室)(《中國民族教育》2022年第3期)



[責任編輯:ruirui]


*本網站有關內容轉載自合法授權網站,如果您認為轉載內容侵犯了您的權益,
請您聯系QQ(992 5835),本網站將在收到信息核實后24小時內刪除相關內容。




本站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 聯系郵箱: 5855973@qq.com
 

關于我們| 客服中心| 廣告服務| 建站服務| 聯系我們
 

中國焦點日報網 版權所有 滬ICP備2022005074號-20,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