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教育 >
別必亮代表:保持規范漢字使用穩定性 完善教育領域語言文字規范教學標準
2022-03-11 10:32:19   來源:中國教育新聞網  分享 分享到搜狐微博 分享到網易微博

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訊(記者 趙巖 唐琪)我國高度重視漢字的規范性,相繼頒布了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等法律法規和規則規章,漢字規范標準化建設扎實推進,取得了不錯的成績。但全國人大代表、重慶出版集團副總編輯別必亮調研發現,目前我國語言文字規范工作還存在一些問題,他建議,保持規范漢字使用穩定性,完善教育領域語言文字規范教學標準。

我國語言文字規范工作中存在哪些問題?別必亮認為,一是詞典條目修訂的時間間隔越來越短,修訂頻率也越來越高。而不管是從我國古代來看,還是從世界范圍來看,大多情況下對詞典的修訂、補充工作極為慎重,往往是間隔很長的時間才出新版;二是缺少明確、統一的規范標準。比如同一字詞在不同字典和詞典里的標準不一,盡管都有自己的依據,但讓使用者增加疑惑,難以取舍;三是缺少對規范工作及其社會影響的有效預判。一方面,當前的網絡語言、字母詞組等層出不窮,語言文字規范化面臨不少新的挑戰。另一方面,一些行業的剛性規范頻繁變更會對從業者乃至社會大眾造成較大影響。

為此,別必亮建議:

一是健全完善語言文字規范修訂工作的科學化機制。增強我國語言文字規范修訂的穩定性、長期性、延續性。建立協調機制,明確各相關部門職責分工。進一步發揮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主動協調、職能主管部門主導、各相關部門積極參與、學術研究機構和社會力量協同攻關的作用,完善規范標準研制和發布程序,推動建立政府督導、社會監督的機制。

二是深化規范標準的理論和應用研究。建立健全面向社會應用的語言文字規范應用咨詢平臺。加強標準研制,指導相關標準化技術委員會開展研究。加強行業引導,面向教育、行政、新聞出版、廣播影視等語言文字應用重點領域的需求,加強調研評估,完善具備多領域服務能力的語言文字規范標準體系。

三是加強規范標準工作相關學科的人才培養。努力建立一支能勝任規范標準基礎研究、規范標準使用狀況調查、規范標準培訓和宣傳貫徹等重要工作的人才隊伍。著力推進建立適用于基礎教育語文課程的文字、語音、詞匯、語法、語用等規范標準,完善教育領域語言文字規范教學標準。



[責任編輯:ruirui]


*本網站有關內容轉載自合法授權網站,如果您認為轉載內容侵犯了您的權益,
請您聯系QQ(992 5835),本網站將在收到信息核實后24小時內刪除相關內容。




本站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 聯系郵箱: 5855973@qq.com
 

關于我們| 客服中心| 廣告服務| 建站服務| 聯系我們
 

中國焦點日報網 版權所有 滬ICP備2022005074號-20,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