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教育 >
秦和代表:“雙減”要想取得預期成效,關鍵是發揮考試評價的導向作用
2022-03-07 09:33:44   來源:中國教育新聞網  分享 分享到搜狐微博 分享到網易微博

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訊(見習記者 張欣 記者 唐琪)“‘雙減’的根本目的是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這是教育工作的終極使命,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實現的。”全國人大代表、吉林外國語大學校長秦和指出,“雙減”要想最終取得預期的成效,并形成長效機制,關鍵是要發揮好考試評價的導向作用。

對于“雙減”工作,秦和建議:一是著力提高課后服務質量。在課后服務上多下功夫,積極創造條件,加大投入,創新機制,完善政策,支持學校以多種方式提供豐富多樣的課后服務,讓課后服務時間得到充分有效利用。二是著力提高課堂教學水平。在全國范圍開展課堂教學提質增效行動,通過加強教研、組織教師集體備課、教學能力培訓、加強課堂教學考核評價等多種方式,推動廣大教師認真對待課堂教學,不斷提升教學能力,著力讓每一名學生在課堂上都能學懂。

“考試評價是指揮棒”,秦和特別指出,要著力深化考試評價改革。考試評價對學生的學習行為、教師教學行為有著直接的影響。“雙減”要想最終取得預期的成效,并形成長效機制,關鍵是要發揮好考試評價的導向作用。一方面,要推進分類考試。不同類型的學校、不同層次的學校,對人才的規格、標準、能力、素質有不同的要求。中考、高考應體現這種差異,不應簡單地用統一的考試、同樣的試卷考核所有的學生。另一方面,要提高考試命題水平。不應過度強化對學生機械記憶能力的考查,應注重考查學生對基礎知識、基本方法的掌握情況,考查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知識遷移和應用能力,避免學生陷入大量低效重復的練習中。

此外,秦和建議,還要著力推動形成育人合力,需要學校與家庭、社會協同,提升家庭的育人能力,統籌好校內校外教育資源,真正實現學校教育、家庭教育、社會教育的有機銜接,營造良好的教育生態。



[責任編輯:ruirui]


*本網站有關內容轉載自合法授權網站,如果您認為轉載內容侵犯了您的權益,
請您聯系QQ(992 5835),本網站將在收到信息核實后24小時內刪除相關內容。




本站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 聯系郵箱: 5855973@qq.com
 

關于我們| 客服中心| 廣告服務| 建站服務| 聯系我們
 

中國焦點日報網 版權所有 滬ICP備2022005074號-20,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