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教育 >
張志勇代表:重新修訂中小學教職工編制標準 建立編制“周轉池”
2022-03-05 16:18:29   來源:中國教育新聞網  分享 分享到搜狐微博 分享到網易微博

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訊(記者 焦以璇)“小學教職工編制國家標準執行的是2001年的城市標準,隨著中小學課程改革的深入推進,增設了信息技術、綜合實踐、通用技術等10多門國家課程和省級課程,現行編制標準不能滿足課程改革對教師編制資源的需要。”全國人大代表、北京師范大學中國教育政策研究院執行院長張志勇呼吁,國家應適應教育發展新需要,出臺教師編制新標準。

張志勇表示,近年來,受城鎮化進程不斷加速的影響,我國學齡人口從欠發達地區向發達地區、從鄉村地區向城鎮地區流動的趨勢不斷加強,大中城市、縣城教育人口快速增加,形成鄉村學校“生少師多”局面。而這些學校超編的教師,因各種原因卻無法從學齡人口流出地區有效轉移到城鎮地區,導致城鎮中小學不得不大量編外用工,給城鎮中小學教師隊伍建設帶來越來越大的挑戰。

為此,張志勇建議,國家應重新修訂中小學教職工編制標準,充分考慮城市化發展、在校生規模變化、教育事業發展的情況,充分考慮中小學課程改革、高考改革、課后服務等諸多因素,調整中小學教師編制標準,提高中小學教師配置比例,適當增加教師編制總量。

在編制管理體制上,張志勇建議建立“省級統籌、市域調控、縣級使用”的中小學教師編制管理體制。打破行政區劃壁壘,在省級統籌的基礎上,強化市級管理、縣區使用機制。根據學齡人口流動趨勢,加大縣域、市域間教師編制調控的力度。由市級統籌分散閑置編制資源,盤活市屬高校、市屬其他事業單位現有空編。以市級中小學系統為單位,把部分閑置不能發揮效益的空余編制集中起來,建立編制“周轉池”,定向定量投放。

同時,他建議優化教師編制核定周期,健全教師編制年度統籌制度,省級教育行政部門要根據學生數量增長情況,完善中小學幼兒園教師編制動態調整機制,核定全省編制總量,建議調整周期不得超過3年。同時,督促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在核定的編制總額內,根據學校布局結構調整、不同學段學生規模變化等情況,實行按年度統籌調配縣區內學校編制分配使用計劃,提高編制使用效率。

此外,張志勇還提出,建立教師編制資源剛性管理制度,推進城鄉中小學一體化辦學,盤活鄉村學校教師資源,提高編外教師待遇保障水平,用三至五年時間解決城鎮中小學教師編制短缺問題。



[責任編輯:ruirui]


*本網站有關內容轉載自合法授權網站,如果您認為轉載內容侵犯了您的權益,
請您聯系QQ(992 5835),本網站將在收到信息核實后24小時內刪除相關內容。




本站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 聯系郵箱: 5855973@qq.com
 

關于我們| 客服中心| 廣告服務| 建站服務| 聯系我們
 

中國焦點日報網 版權所有 滬ICP備2022005074號-20,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