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訊(記者 唐琪 見習記者 張欣)近年來,在國家科技計劃和相關專項的支持下,我國人工智能取得重要進展。但同發達國家相比,我國人工智能的基礎研究和產業發展,尤其是在核心技術研發、提升原始創新能力方面,仍有較大差距,特別是人工智能的人才梯隊基礎尚薄弱。對此,民革中央提出建議,要加強人工智能教育體系建設頂層設計,打造人工智能多層次教育體系架構。
民革中央建議,以加強人工智能基礎研究、應用研究和運行維護等方面專業技術人才培養與引進為需求方向,強化頂層設計,建設人工智能多層次教育體系,形成高校、院所、企業和社會共同參與的教育格局。建立健全人工智能人才需求預測和流動態勢跟蹤機制,全面提升高校、科研院所在人工智能領域的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和社會服務能力,由政府牽頭,組織科技、教育等部門依托高校、科研院所及合作資源,共同打造“政策指導+人才培養+課程融合+活動創新”人工智能多層次教育體系架構。
民革中央還提出建議,應全面整合共享人工智能教育資源。組建人工智能高校聯盟,打破高校邊界,開放合作辦學,開設聯合培養專業,通過高校間課程互選、學分互認的方式真正實現人工教育資源的共享互通和充分利用。組建地方人工智能專家庫,在區域內實現科研、教學和咨詢資源共享。連接高教與職教,充分發揮高校專業研究優勢,依托國培計劃、專業課題等方式,將高??蒲袌F隊與職教教師團隊聯系在一起,打造一批專業性和動手能力強的人工智能教育人才團隊。加大對各類職業培訓機構的扶持力度,借鑒上海每年向全國開放免住宿費、免餐費、免培訓費的專業技術培訓的做法,出臺普惠與定制相結合的人才培訓政策。
在提升專業建設水平方面,民革中央建議,加快引進和培養人工智能教育領軍人才和團隊。重點支持和鼓勵高校和科研院所密切關注人工智能高端人才的流向,將人工智能高端人才動態需求納入地方“帶土移植”科技人才專項行動等引智計劃。創新高層次人才引進機制,制定更具吸引力的人才新政,精準引進人工智能教育領軍人才和團隊。學習借鑒深圳等地的先進經驗做法,確保高端教育人才請得來,留得住。鼓勵基礎好的高校、科研院所培養具有發展潛力的人工智能領軍人才和團隊,并申請人工智能專業博士和碩士培養點。支持有條件的高等院校設立人工智能專業,建立人工智能學院,增加人工智能相關學科方向的博士、碩士招生名額。鼓勵有條件的高等院校在原有基礎上拓寬人工智能專業教育內容,加強人工智能與其他學科專業教育的交叉融合,形成人工智能復合專業培養新模式。
本站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 聯系郵箱: 5855973@qq.com
關于我們| 客服中心| 廣告服務| 建站服務| 聯系我們
中國焦點日報網 版權所有 滬ICP備2022005074號-20,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