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教育 >
把好學校辦到村民家門口
2022-02-26 08:27:42   來源:中國教育報  分享 分享到搜狐微博 分享到網易微博

“嚴店鄉中心學校,一個鄉村學校有啥可看的!”合肥師范學院副教授劉樂群原本一口回絕了同事吳秋芬的邀請,奈何架不住她的熱情,勉為其難地鉆進了開往安徽省合肥市肥西縣的車。沒想到參觀兩個多小時后,劉樂群激動地說:“我今天真是開眼界了,這里的鄉村學校搞得這么好,跟城市學校比也不差?!?/P>

驚嘆的背后是肥西縣7年多努力的結果。通過7年多的新優質學校創建工作,激發了學校主動作為與教師的專業自覺,讓一所所鄉村學校從普通走向優質,成為“老百姓家門口的好學?!?。

創新實驗室撬動育人變革

劉樂群一踏入嚴店鄉中心學?!澳竟し弧眲撔聦嶒炇遥涂匆娛畮讉€五、六年級的學生戴著護目鏡,拿著鋸、錘、鑿等不同的工具敲敲打打,其中一個學生面前的“小兔子”手機支架已經初具雛形。

嚴店鄉中心學校副校長魯坤介紹,“木工坊”創新實驗室以學習中國傳統木工技藝為主要內容,針對不同年級學生的認知水平與學習特點,開發了“木趣啟蒙”“工具初探”“工程結構”“夢想造物”等4個領域9門課程22個學習項目;在課程設置上,每個班級每周一節木工課,確保課程全覆蓋,同時對于有興趣愛好的學生開設社團課;在課程教學中采取項目化學習方式,學生針對具體的項目命題,在教師的引導下,通過“創意培育”“方案制作”“測試評估”“成果交流”等環節完成項目學習任務。

嚴店鄉中心學校六(1)班學生李心語說:“一節課下來,我和同學鋸斷了兩個線鋸,肩膀十分酸疼,中途也想過放棄,但想想自己已經做了一半,于是一鼓作氣將它完成??粗善?,感覺再辛苦也值得?!?/P>

除了嚴店鄉中心學校,新優質學校創建工作的開展還帶動了諸如集賢路小學“紙影空間”創新實驗室、高店鄉中心學校“二十四節氣與生活”創新實驗室、花崗初級中學“土壤的語言”創新實驗室的建設。在這些實驗室里,通過自主探究、合作學習、課堂教學和課外活動相結合的學習方式,學生的主體性、參與性得到充分發揮,綜合實踐能力得到鍛煉和提高。

充分發揮專家的引領作用

“以前我們只會埋頭教學,對于頂層設計懵懵懂懂。吳秋芬教授教我們思考辦學的優缺點、突破點……這樣面對面、點對點的指導,使工作更具有科學性和有效性?!狈饰骺h集賢路小學校長胡倩倩說。

胡倩倩口中的吳秋芬是合肥師范學院的教授。由她和17位專家教授組成的9個新優質學校創建項目專家組,對新優質學校試點單位的創建理念、三年規劃、特色項目、名師工作室、課程建設、社團活動等工作進行全方位指導。

“一開始學校以‘讓每個孩子都能和諧發展’為創建理念,吳教授認為這樣的理念過于籠統,建議從校名‘賢’字入手,經過10次修改,最終確定為‘踐微行成小德集小德為大賢’,既彰顯了學校特色,又點明了實踐路徑。”胡倩倩說。

猶如一根繩子串起整個布局,集賢路小學圍繞創建理念,開展“德育微行動——品格養成的實踐”實施項目,以向國旗敬禮、經典詠流傳、社會大課堂等“小活動”涵養“大情懷”?!案鴮<叶δ咳?,現在我們在開展活動前都會想一想,這與學校的創建理念是否相符,是就做,不是就不做,少走了很多彎路?!焙毁徽J為在新優質學校創建的過程中,自己的管理水平不斷提升,學校的影響力也逐年提升。

專家的到來還拓展了肥西縣鄉村學校的視野。讓高店鄉中心學校副校長楚慶好印象最深刻的是,有一次跟著專家觀摩楊林小學,看到校內開辟的七彩農田時,頓時眼前一亮,學校邊上就有大量農田,何不照著建一個?既能提升學生的勞動技能,又能增強學生的體魄。高店鄉中心學校在專家的指導下,租了兩畝地建了校外勞動實踐基地,播種、澆水、除蟲、收獲都交給學生打理,深受學生和家長好評。

促進鄉村學校集群式發展

“我們學校位置偏僻,很少對外交流學習。2018年,學校成為第四批新優質學校創建試點校后,吳秋芬教授來到學校指導我們厘清創建思路、明確項目實施重點、共同會診,推進解決難點問題,讓學校發展駛入了快車道。”楚慶好介紹,在專家的指導下,第四、第五、第六批12所創建學校組成“肥西縣新優質學校創建共同體”,構建了“三個一”共享機制,即各個學校借助“相約星期四”線上交流、每月舉行輪值現場會線下研討、《教育新導向》簡報共享信息等實現組團式發展。

組團式發展得益于2014年春天,合肥市吹響的創建新優質學校、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集結號。肥西縣有計劃地推進6個批次24所試點學校創建工作,覆蓋全縣義務教育階段學校的80%以上。2016年7月,縣政府與合肥師范學院簽訂協議,借助高等院校人才、智力和理念優勢,組建新優質學校創建共同體,協同推進縣域內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這種模式充分發揮了高校(University)給予技術支持、政府(Government)提供物質保障、學校(School)負責具體實施的各方優勢,因此被稱為“U—G—S”模式。

目前,共有13所學校以優秀成績通過合肥市新優質學校創建評估驗收,惠及學生1萬余人。一些從前被老百姓“嫌棄”的鄉村學校出現了生源回流的現象,官亭中學學生從創建新優質學校時的300多名增加到目前的800多名,成為全縣規模最大的鄉村寄宿制學校。肥光小學是第二批新優質學校創建學校,3年后教育教學質量大幅提升,躍居全縣同類學校前列。

鄉村學校的辦學質量得到家長的認可,在一定程度上穩定了農村生源,緩解了城區學校的大班額現象,推動了肥西縣域的城鄉教育均衡發展,讓人人享有更加公平更高質量的教育的美好愿望正在變成現實。

《中國教育報》2022年02月26日第2版



[責任編輯:ruirui]


*本網站有關內容轉載自合法授權網站,如果您認為轉載內容侵犯了您的權益,
請您聯系QQ(992 5835),本網站將在收到信息核實后24小時內刪除相關內容。




本站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 聯系郵箱: 5855973@qq.com
 

關于我們| 客服中心| 廣告服務| 建站服務| 聯系我們
 

中國焦點日報網 版權所有 滬ICP備2022005074號-20,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