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教育 >
湖南科技大學:思政課新模式讓“名師名課”涌現
2022-02-23 19:03:07   來源:中國教育新聞網  分享 分享到搜狐微博 分享到網易微博

建設了全國思政課教學名師工作室、教育部高校示范馬克思主義學院和優秀教學科研團隊,兩位教授獲得全國文化名家暨“四個一批”人才稱號,培養了以省“最美思政課教師”梁長平為代表的大批優秀青年骨干教師,獲得6項省一流課程立項……近年來,湖南科技大學思政課名師名課涌現。

這些名師、名課是如何煉成的?其秘訣在于學校抓住教師這一關鍵,構建了“一軸領動,兩翼齊驅,三高并舉,四同共創”的高質量思政課建設模式。

教師是思政課建設的主力軍。學校按照“六有”標準,形成“名師領銜、專項推進、制度激勵”建設模式,打造雁陣式、高素質育人團隊,不斷增強思政課高質量發展的牽引力。一是名師領銜。發揮唐亞陽、吳毅君等教授領銜的1個全國高校思政課名師工作室、4個省高校思政工作名師工作室的引領示范作用,帶動青年教師成長。二是專項推進。依托1個教育部高校示范馬克思主義學院和優秀教學科研團隊重點建設項目和8個一般團隊建設項目、5個省級高校思政工作優秀團隊和中青年骨干建設項目以及若干省級教學改革項目,深入開展理論研究、教學改革。三是制度激勵。實施“奮進學者”“卓越講師”支持計劃,激勵教師持續發展。

馬院是思政課建社的主平臺。學校以推進省重點馬院建設為契機,全面實施一流學科培育工程、一流課程培育工程,不斷增強思政課高質量發展的支撐力。在一流學科培育工程方面,利用馬克思主義理論一級學科博士點、碩士點特色優勢,推動隊伍建設、科學研究、人才培養、教學改革、社會服務等深入開展。學校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于2018年被評為省“國內一流培育學科”;2019年,思想政治教育專業被評為省一流本科專業,在省重點馬院考評中被評為A等。在一流課程培育工程方面,將傳統優勢和新媒體新技術結合起來,全面支持推進精品課程建設。

課堂是思政課建設的主陣地。學校根據構建“大思政課”要求,深入開展思政課教學改革,不斷增強思政課高質量發展的影響力。一是打造“高抬頭率”思政小課堂。按照“有虛有實、有棱有角、有情有義、有滋有味,有己有人”標準,實施“聽-想-學-論”四步曲“思政故事會”課堂教學。結合熱點推出《戰疫故事會》《紅色故事會》等教學專題,激發學生興趣。二是構建“高參與度”社會大課堂。面向校園、社會開放課堂,結合專家講座、社會實踐,構建了“行走的思政課”宣講模式。近年來,學院全程跟進大學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開展“傳承長征精神”等系列主題微宣講。三是構建“高點贊率”網絡云課堂。依托網絡傳播矩陣授課、上傳教學視頻,受到學生和網民喜愛。

創新是思政課建設的主動力。學校按“三全育人”的總體要求,不斷強化系統觀念,加強協同創新,致力于“大思政課”格局建設,構建了基于“名師名課同育”“主導主體同奏”“課內課外同行”“線上線下同頻”等四個維度的協同聯動機制,不斷增強思政課高質量發展的推動力。“名師名課同育”出臺了思想政治工作思想領航、質量提升實施意見,明確領導干部、教學名師、骨干教師“五帶頭”職責,以名師示范推動名課建設,以名課建設礪煉教學名師。“主導主體同奏”分別成立教師、學生宣講團,采取翻轉式、互動式教學,指導學生開展微課競賽、創作表演,將教師主導和學生主體統一起來。

湖南科技大學“一軸兩翼三高四同”思政課建設模式歷經近10年,取得了良好成果。學校思政課教師的教學技能得到切實提升,榮獲教育部全國高校思政課教學展示活動、省高校思政課教學展示活動、省高校思政課數字化教學資源征集評選、學習貫徹十九大精神“名師示范課堂”教學競賽等省部級獎勵50余項。在培育名師、名課的過程中,學校思政課教學質量和水平不斷提升。(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 通訊員 唐亞慧 熊耀林 記者 陽錫葉)



[責任編輯:ruirui]


*本網站有關內容轉載自合法授權網站,如果您認為轉載內容侵犯了您的權益,
請您聯系QQ(992 5835),本網站將在收到信息核實后24小時內刪除相關內容。




本站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 聯系郵箱: 5855973@qq.com
 

關于我們| 客服中心| 廣告服務| 建站服務| 聯系我們
 

中國焦點日報網 版權所有 滬ICP備2022005074號-20,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