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訊(記者 孫軍 特約通訊員 孫竹媛)冰雪奧運,許多“黑科技”為中國冰雪健兒揚威賽場保駕護航!中國冬奧健兒站上領獎臺的一刻讓無數國人為之振奮,而運動員領獎時佩戴的專用口罩大有門道——納米纖維膜給口罩加上了一層細密的“防護網”,這種全新納米纖維膜材料由青島大學房寬峻教授團隊與企業聯合研發而成。
納纖膜新材料鑄就高保護性能。據了解,作為北京冬奧會“定制口罩”,納米纖維膜防護口罩主要用于運動員領獎時佩戴。別看口罩薄薄一片,里面卻蘊藏著攻克了一系列難題才取得的“黑科技”。
青島大學生態紡織省部共建協同創新中心主任房寬峻告訴記者,納米纖維膜防護口罩采用的納米級的阻隔材料就像一層超級細密的防護網,充分阻隔各種微小顆粒、細菌、流感病毒、新冠病毒等,只要口罩不損壞,其防護效果便是長久的,可長期使用。同時,納米纖維膜防護口罩的內層布和外層布所使用的材料吸水性不同,可以將水汽傳遞到外層,形成單向導濕功能,這樣就可以保持口罩干爽透氣,免去了眼鏡起霧的困擾。
據悉,作為北京冬奧會“定制口罩”,納米纖維膜防護口罩還具有綠色環保的特點。該口罩用水作溶劑,同時又攻克了固化交聯等一系列難題,將水溶性材料變為非水溶性材料,生產過程環保又安全,實現了綠色環保納米纖維的產業化。
攻克難關實現產業化落地。從實驗室到工廠,技術的產業化落地實際上非常有難度。“我們做一個小尺寸的納米纖維膜樣品很容易,但是批量化生產口罩需要設計開發研制專門的生產設備,實現連續化、穩定化生產,這其中需要攻克的難關太多了。”房寬峻舉例說,紡絲區域是一個開放體系,卻要讓溫度濕度維持恒定數值,這就如同家里開著門開著窗還要保持恒溫恒濕一樣,是生產過程中必須解決的難題。雖然納米纖維膜防護口罩小小一片,其生產卻涉及材料、機械、自動化、流體力學等多學科交叉。
據介紹,在此次北京冬奧會之前,青島大學與愉悅家紡聯合研發的納米纖維膜就已經為運動員“保駕護航”了。運動健兒赴美國、加拿大等國家參加比賽所穿戴的防護服、口罩,以及東京奧運會記者團所佩戴的口罩就有納米纖維膜的身影。據了解,房寬峻教授團隊還在開發納米纖維膜新的應用領域,比如高鐵、飛機等交通工具的空氣過濾材料,特種車輛發動機的空氣過濾材料等。
本站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 聯系郵箱: 5855973@qq.com
關于我們| 客服中心| 廣告服務| 建站服務| 聯系我們
中國焦點日報網 版權所有 滬ICP備2022005074號-20,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