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訊(記者 施劍松)日前,北京市教委與北京市市場監管局、北京市衛健委聯合發布《關于切實做好2022年學校(幼兒園)食品安全與營養健康工作的通知》,明確要求從2022年春季學期開始,所有新簽訂合同的校外供餐企業都需要通過HACCP或ISO等質量體系認證,并且各區要強化科技賦能,指導中小學校將食堂視頻信息接入各區教育部門網頁、App以及第三方平臺,實現“互聯網+明廚亮灶”全覆蓋。
目前,北京中小學和幼兒園普遍實行食品安全校長(園長)負責制。通知要求各區教育、市場監管和衛生健康部門要建立完善工作聯動機制,指導督促學校(幼兒園)食堂、學生餐配送企業和校園周邊食品經營單位加強自身管理,強化對學校(幼兒園)食品安全工作的目標考核。各學校(幼兒園)要建立健全食品安全事件應急管理處置機制,完善應急預案并開展演練。
北京要求,從2022年春季學期開始,所有新簽訂合同的校外供餐企業需要通過HACCP或ISO等質量體系認證。所有中小學校和幼兒園須堅持食堂公益性原則,認真落實學校相關負責人陪餐制度,充分發揮學校膳食委員會作用,此外每學期各區還要組織在校就餐工作滿意度測評。
臨近開學,北京市各區市場監管、教育、衛生健康部門將按照各自職責,主動協同聯動,對轄區所有的學校(幼兒園)食堂和送餐企業開展聯合檢查,實行銷賬管理,做到全覆蓋。檢查內容包括學校食堂后廚環境衛生、庫存食品清理、設施設備運行、從業人員健康、原材料進貨查驗等情況。其中,市級將采取“四不兩直”方式進行抽查。區級由相關部門結合日常管理和重大活動、重要節點,組織定期、不定期專項檢查。
對于社會關注的食品冷鏈安全問題,《通知》要求使用進口冷鏈食品要做到專人操作、專柜存放、上線流轉,冷鏈從業人員按要求的頻次進行核酸檢測。要嚴密防范食堂從業人員健康風險,必須100%持健康體檢證明上崗,定期組織核酸檢測,嚴格落實晨午檢和癥狀監測制度;直接接觸冷鏈食品的從業人員,必須按要求做好個人防護。要嚴密防范食品原材料風險,嚴格落實食品采購索證索票、進貨查驗和采購記錄制度,建立全鏈條閉環追溯管理體系。中小學校(幼兒園)食堂原則上不得制售冷食類、生食類、裱花糕點以及四季豆等高風險食品。
本站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 聯系郵箱: 5855973@qq.com
關于我們| 客服中心| 廣告服務| 建站服務| 聯系我們
中國焦點日報網 版權所有 滬ICP備2022005074號-20,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