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北京2月15日訊(見習記者 張欣 記者 林煥新)在教育部今天召開的新春系列新聞發布會上,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副司長朱東斌就“如何采取有效措施切實保障學習的效果和質量和如何跟蹤評價“雙減”的成效問題作出解答。
“‘雙減’,減負是治標,目的是為了提質,促進基礎教育回歸育人的本質,促進學生全面健康發展?!敝鞏|斌表示,去年秋季學期以來,各地各校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的“雙減”文件精神,把落實課程標準、保障教學質量作為一個重要的目標,不斷提升“三個水平”,取得了積極成效。
接下來,教育部將從強化教育教學管理、提高教師專業能力和加強質量評價與檢測三方面入手,推動雙減工作深入。
首先,要求省級教育行政部門分學科制定教學基本要求,要求學校健全教學管理規程,嚴格落實教學計劃,強化教師的備課和校本教研,提高課堂教學水平。要求教師要精準分析教情學情,通過學生的課堂表現、日常作業、期末考試、學業質量監測等途徑,逐一分析每個學生的學習情況,有針對性地做好輔導答疑和拓展提高工作。
其次,提高教師的專業能力。一是要加強教師培訓,有效實施“國培計劃”和各級教師培訓計劃,切實提高教師的“六種能力”,包括教師育德能力、課堂教學能力、作業與考試命題設計能力、實驗操作能力、課后服務能力和家庭教育指導能力。二是要提高教研實效。充分發揮教學指導委員會以及各級教研機構的專業支撐作用。三是要強化展示交流。做好“基礎教育精品課”的遴選工作和國家級優秀教學成果獎的推廣應用。四是要通過信息化賦能。大力實施基礎教育數字化戰略行動,鼓勵教師充分利用信息技術,充分利用國家中小學網絡云平臺的優質教育教學資源,優化教學設計,豐富教學內容,創新教學方法,推動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不斷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
最后,加強質量評價和檢測。一是要求各地各校進一步做好教學質量監測,注重質量分析和結果反饋。根據質量監測的結果,針對存在的不足,采取有效的改進措施,確保教學質量不斷提高。二是要求各地各校將“雙減”工作成效納入學校辦學質量評價體系。三是為了更加客觀地了解各地各校“雙減”工作的落實情況,教育部也將委托第三方開展“雙減”落實情況的獨立調查,進行跟蹤評價。
本站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 聯系郵箱: 5855973@qq.com
關于我們| 客服中心| 廣告服務| 建站服務| 聯系我們
中國焦點日報網 版權所有 滬ICP備2022005074號-20,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