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教育 >
借助技術打造沉浸式多校互動活動實踐課
2022-02-14 10:33:06   來源:中國教育新聞網  分享 分享到搜狐微博 分享到網易微博

案例簡介:

本案例通過學校在課后服務時段開展“百年再出發,邁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全國科普日科學家精神進課堂實踐活動,借助一站式教與學平臺Classin,為學生提供線上與科學家與其它學校互動交流和浸入式場館學習的智慧課堂,通過館方主講師和課堂老師的角色分工,雙師課堂實現了線上與線下教學結合的探索。本節課通過云參觀和線上多效互動展示,利用信息技術拓展課后路徑,通過云參觀和院士互動豐富了課后服務內容,提高學生學習效率,增進校際間師生交流和信息反饋,有效落實雙減。

實施過程:

1.參與——創設情境,提出問題

學生課前通過書籍,在線瀏覽資源等開放信息途徑,學習了解院士的科研成就和個人事跡,并結合自身的學科興趣向院士提出問題。教師收集提問并發布云端,主持人導入。

課上,館方介紹“兩院”相關知識,為學生帶趣味小互動,學生提出問題什么是“兩院”,什么是“兩院院士”?

2.探究——場館云參觀,解決問題

學生在線“云參觀”上海院士館,云上學習瀏覽展品和學習全息影像視頻,領略院士風采。

小組討論學習后進入“院士”知識多校互動搶答。

學生通過院士風采館實品展覽和全息視頻的深入學習,重塑學習環境和學習空間。學生解答“兩院”和“院士”到底是什么的問題。通過館方主講師和課堂老師的角色分工,雙師課堂實現了線上與線下教學結合的探索。

3.交流——與院士“面對面”,提出新問題

院士運用生動的語言、豐富的圖片為學生揭秘如何成為院士,如何牽引我國物理事業越走越遠,越走越高。他還鼓勵同學們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多關注祖國的航天事業。

在“面對面”互動環節,學生熱烈舉手發言交流自己的看法,院士解答學生問題。

使用教學小工具搶答器實現了校際間實時互動。學生通過平臺“作業”交新問題,在線視頻墻和院士合影留念。

案例反思:

在本案例的實施過程中,我們注重德育浸潤,提升課后服務價值,學生不僅了解科普知識,領會了科學家精神,增強了民族自豪感同時也激發青少年崇尚科學、探索未知、敢于創新的熱情;我們注重“云參觀”內容的選擇,充分利用社會資源,選擇學生感興趣的主題,豐富課后服務內容;我們注重沉浸式多校互動體驗,通過“云參觀”、搶答器、計分牌、合影墻的使用打造智慧課堂,增進師生交流和信息反饋,提高互動性和學習積極性,展示學生風采。(作者單位系上海市海濱第二中學)



[責任編輯:ruirui]


*本網站有關內容轉載自合法授權網站,如果您認為轉載內容侵犯了您的權益,
請您聯系QQ(992 5835),本網站將在收到信息核實后24小時內刪除相關內容。




本站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 聯系郵箱: 5855973@qq.com
 

關于我們| 客服中心| 廣告服務| 建站服務| 聯系我們
 

中國焦點日報網 版權所有 滬ICP備2022005074號-20,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