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教育 >
青島3所高校團隊入選全國黃大年式教師團隊
2022-02-11 21:09:01   來源:中國教育新聞網  分享 分享到搜狐微博 分享到網易微博

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訊(記者 孫軍)日前,教育部公布第二批全國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共200個團隊,山東高校12個團隊入選。其中,駐青島高校有中國海洋大學史宏達、中國石油大學(華東)印興耀和青島農業大學宋希云等教師團隊入選。

據了解,史宏達教授是中國海洋大學綠色與智慧海岸工程教師團隊帶頭人?!皣业男枰褪俏覀兊呢熑??!弊鳛橐幻Q罂萍脊ぷ髡?,他帶領團隊在海洋可再生能源利用等領域攻堅克難,不斷實現關鍵核心技術突破。十多年前,結合我國海洋資源充沛的特點,史宏達帶領團隊開啟了海洋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的探索之路。齋堂島隸屬青島西海岸新區,周圍海域蘊藏著豐富的波浪能和潮流能資源。2012年,史宏達帶領團隊在這里建起了我國北方首座海洋能示范基地。2014年1月15日,齋堂島海域天氣寒冷、風大浪急,史宏達帶領科研團隊在寒風刺骨的海面上成功完成了“10kW級組合型振蕩浮子波浪能發電裝置”的投放,解決了多數傳統裝置“小浪不發電、大浪易損壞”的固有問題,標志著中國海洋大學在國內波浪能陣列化開發與工程應用領域率先取得了實質性突破,為我國波浪能資源的低成本、規?;_發利用奠定了堅實基礎。

印興耀教授是中國石油大學(華東)勘查技術與工程專業教師團隊帶頭人。這個歷史厚重、人才輩出、業績輝煌的優秀團隊,培養了以院士、戰略企業家為代表的9560名勘探人才,參加了我國全部大型油氣田的勘探開發,支援了多所石油高校勘探學科早期建設,創建了深部儲層流體因子疊前地震直接反演理論方法與技術,為油氣識別提供了“中國芯”,成功應用于10個國家69個油氣區塊,作為牽頭單位獲2019年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該團隊針對在油型盆地尋找大氣田的難題,創建了深層大型整裝凝析氣田地震處理與解釋技術體系,指導發現了“渤中19-6”大型凝析氣田,開創了富油型盆地天然氣勘探的新局面,作為第二完成單位獲2019年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

宋希云教授是青島農業大學作物種質資源創新與利用教師團隊帶頭人,團隊突破種業瓶頸,先后育成農作物新品種31個,其中抗旱耐鹽堿小麥新品種“青麥6號”,連續突破旱地小麥大面積畝產記錄(700公斤)和鹽堿地小麥高產紀錄(547公斤),累計全國推廣3999.2萬畝,增產17.44億公斤,新增經濟效益36.66億元。在國際上首次發明了花生離體誘變和離體定向篩選高油突變體的新技術,創制高油突變體167份,培育高油新品種5個,其中“宇花9號”為國際上含油量最好的花生品種。選育了“萊農糯6號”“萊農糯10號”等系列糯玉米品種,年增收過億元。



[責任編輯:ruirui]


*本網站有關內容轉載自合法授權網站,如果您認為轉載內容侵犯了您的權益,
請您聯系QQ(992 5835),本網站將在收到信息核實后24小時內刪除相關內容。




本站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 聯系郵箱: 5855973@qq.com
 

關于我們| 客服中心| 廣告服務| 建站服務| 聯系我們
 

中國焦點日報網 版權所有 滬ICP備2022005074號-20,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