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訊(通訊員 鐘嘉儀楊瑾張紫欣 記者 劉盾)“怎么讓仙人球自由生長”“怎么切蔥花比較方便”“煮魚粥時要特別注意什么”……這個寒假,深圳市羅湖區向西小學學生姚浚軒化身“家務研究員”,從培養綠植到廚房烹飪,他發現簡單的家務活也藏有“大學問”,遇到的問題也都在實踐中一一找到了答案。
“雙減”后的首個寒假,廣東多地學校精心設計了創意十足的寒假作業,舉行了不少有趣的活動。除了民俗傳承、閱讀分享、志愿活動,還有公益實踐、家務勞動等,讓孩子們度過一個充實而有意義的寒假。
“這只威猛可愛的年畫老虎,太可愛啦!”“想不到歷史悠久的年畫也可以這么可愛和有趣!”廣州市越秀區東山培正小學三(2)中隊的隊員們說。在廣東省文化館“節慶‘嘆’非遺——非遺年貨墟市”上,學生們在非遺傳承人的指導下動手制作年畫,領略佛山木版年畫的魅力。
寒假正是學生們進行體育鍛煉和參加公益實踐的好時機。前不久,深圳實驗學校高中部的學生們,用時七天成功登頂深圳的十座山峰。在專業人員引領下,學生連續七天挑戰了深圳鳳凰山、蓮花山等山峰,并進行登山清野活動。登山過程中,學生們的身心得以健康發展,在互相激勵、關心彼此中培養了良好的團隊精神,也激發學生們超越自我、頑強拼搏。
此次登山還加入了“清野”環節,學生們在享受大自然賦予美好的同時,也用實際行動保護山野,清潔山野,樹立“不亂丟垃圾、不破壞自然”的環保意識。觀景臺、叢林中、小路旁等地的垃圾,都被學生們撿拾得干干凈凈。
1月21日起,在深圳市羅湖區教育局指導下,羅湖區教科院組織開展了“爭做勞動小達人”寒假勞動教育實踐活動,持續為“雙減”賦能。活動分為勞動教育知識學習、勞動過程記錄與分享、勞動視頻上報及評選三個部分,前期以“家居勞動美”“飲食勞動美”“關愛他人美”為主題,開展學生線上勞動過程記錄與分享。本次活動共21天,充分激發學生們的勞動熱情。在活動的設置上,羅湖區還充分考慮可行性、科學性,為日常勞動賦予分享意義。
如果用甲骨文來寫對聯,會是什么效果呢?東莞外國語學校歷史學科組給初一學生布置了一項有趣的寒假作業——用甲骨文寫一副春聯。該校通過形式多樣的作業,寓教于樂,讓學生提升歷史素養。
東莞市鼓勵中小學校從傳統的紙筆作業中走出來,將各學科知識和寒假生活串聯起來,引導學生在實踐中探索、在探索中體悟。部分學校創意訂制了虎年寒假實踐作業指引,以“春節”為主題,讓學生在實踐作業中獲得全新體驗。
東莞市松山湖橫瀝實驗學校一年級的學生們沿著春節的時間足跡,在實踐作業的引導下,充實知識,強健體魄,勞動身心,感受文化。學生們在“趣味年獸”的故事中了解春節由來,通過獨立地讀故事、流利地講故事、采訪家人朋友等方式,了解不同年代的春節記憶。
本站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 聯系郵箱: 5855973@qq.com
關于我們| 客服中心| 廣告服務| 建站服務| 聯系我們
中國焦點日報網 版權所有 滬ICP備2022005074號-20,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