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從全世界600多套作品中脫穎而出,團隊付出了艱苦的努力。”北京服裝學院教授賀陽說。2018年起,賀陽和團隊已開始思考冬奧會的制服設計。團隊一共提交了19套作品,并經歷了8輪版型優化,才有了如今展現在全世界面前的北京冬奧會制服。
冬奧會制服設計的視覺元素,取自中國傳統山水畫《千里江山圖》與冬奧會核心圖形中的“賽區山形”。“我們認為水墨是中國文化的重要基礎,具有深邃而博大的精神承載能力,又有無限寄托志向的空間。將水墨藝術等中國傳統文化元素運用于冬奧制服,蘊含了濃墨淡彩、至繁至簡的文化精髓和獨特意境。這也是中國人民熱愛自然、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哲學觀和價值觀的體現。”
2008年北京奧運會制服的主設計師也是賀陽。時隔14年,賀陽的心態已從興奮變得從容。她說,從2008年的“祥云”到2022年的“山形圖”,同樣是運用中國意象,今天的設計師團隊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理解更深刻了。
北京冬奧會和冬殘奧會有規定的色彩系統,制服設計必須運用霞光紅、迎春黃、天霽藍、長城灰、瑞雪白這些顏色。在制服中出現的“長城灰”,是從2008年北京奧運會色彩系統中延展而來的顏色,“長城灰”體現了北京奧運遺產的連續性,也隱喻了“雙奧之城”的風采。而工作人員和技術官員制服中的“霞光紅”,則來自北京冬季初升的太陽與萬丈霞光,是溫暖與希望的象征。志愿者制服中出現的“天霽藍”,它代表了冰雪運動的色彩,活潑生動且具有親和力。而“瑞雪白”作為制服的調和色,象征在白雪覆蓋下的冬季。“瑞雪兆豐年”的吉語,也恰恰契合了北京冬奧會的舉辦時間,正逢春節。
“為了保證與冬奧形象景觀的一致性,設計團隊將紅色調、藍色調與綠色調作為核心圖形的三種顏色。在設計過程,團隊做了一個大膽的嘗試,將原本的彩色圖形變成黑白色調后,驚喜地發現它們呈現出了雪山的狀態,這種色調在適合冰雪運動的同時,又擁有水墨山水畫的感覺,也可以更好地體現中國特有的優雅與內斂。”賀陽說,“另外,我們將大面積的黑色應用在工作人員的服裝色彩上。因為紅色與黑色曾經是中國古代等級最高的服制色彩,表達了華夏衣冠大國所具有的禮儀與文明。雖然運動服裝多用鮮艷的色彩,但通過圖形和色彩的安排也可以達到明快、動感的效果,適合冬奧會特定的主題。”
在服裝設計過程中,有人曾建議突出“中國元素”,增加松竹梅、刺繡等中國文化特征突出的裝飾,但這些創意都沒有進入最終方案。“謹慎地使用技術,節約成本,是傳統智慧。”賀陽說。這次冬奧制服設計她十分強調“慎術”和“節用”,而這正是多年研究民間服飾文化帶來的啟示。
奧運會制服穿著群體廣泛,在審美、特色把握之外,必須更加注重適用性。賀陽團隊采用的設計是上衣下半截的顏色和褲子一致,看起來腿長;腰身兩側用黑色拼接,會顯瘦;插肩袖的設計可以更好地滿足不同體型的人的穿著需求。這里的設計思路,也和傳統服裝的設計如出一轍。
正如賀陽在設計筆記里寫下的一段話:最初我想,2022年的冬奧會應該比2008年夏季奧運會更精彩,應該有更燦爛、更科技、更前瞻的景觀設計,令人激動、歡呼,感受到祖國更加強大。然而冷靜一想,也許未來不應該是持續的攀比與無休止的競賽,2022年的中國應該有更多的淡定與平實,就像中國文化一樣,是人與天地的和諧,是對人力與物力的節用,是“天地有大美而不言”的博大與淡遠。每一處設計看似尋常,卻考慮了制造與回收等過程的無污染和循環利用,考慮到健全人與殘障人士都可以無障礙地利用與享受冬奧設施與服務,不求表面的浮華,而是通過細節傳遞品質與心性。(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記者 施劍松)
本站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 聯系郵箱: 5855973@qq.com
關于我們| 客服中心| 廣告服務| 建站服務| 聯系我們
中國焦點日報網 版權所有 滬ICP備2022005074號-20,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