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教育 >
用好抗疫“活教材” 寫好育人新答卷
2022-01-19 16:30:24   來源:中國教育新聞網  分享 分享到搜狐微博 分享到網易微博

2021年底,一場新冠肺炎疫情突襲長安大學。身處疫情防控主戰場,長安大學將厚重、生動的抗疫實踐“活教材”,轉化為思想政治教育“新教材”,講好關于生命、責任、家國、英雄的故事,上好上活抗疫“大思政課”,教育引導青年學生把愛國情、報國志書寫在戰疫一線,著力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

“關鍵課程”堅定理想信念

“在這從未經歷過的艱難時刻,希望通過我們的行動,影響和教育學生,引導他們愛黨、愛國、愛家、愛校,成為有社會責任感和擔當精神的人!”1月7日上午,在陜西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廳組織的“我們在一起——西安高校百萬師生戰疫云端大課”上,長安大學輔導員楊帆講述輔導員隊伍的抗疫故事,學校3萬余名師生通過直播平臺線上觀看。

視頻中的楊帆略顯憔悴,因為上火嘴角起了水泡。截至當天,他和學工隊伍的同事們,已經在學校疫情防控一線連續奮戰了25天,辦公室成了宿舍,防護服成了便裝……當他講到家里還有不滿三個月的孩子,卻毅然第一時間返回學校,選擇和151個學生在一起時,不少觀眾感動落淚。“輔導員就是我們的定心丸”“因為輔導員老師和志愿者的逆行而上,面對疫情我們才不迷茫;因為有任課老師和醫務工作者的認真負責,面對疫情我們才有力量”……直播彈幕中,學生們為自己的老師點贊。

鮮活的校園抗疫故事,大大增強了思政課堂的說服力和感染力。馬克思主義學院教師把戰“疫”力量轉化為育人力量,多次集體備課,用身邊故事闡述“生命至上、舉國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學、命運與共”的偉大抗疫精神,讓課堂“有知有味”,讓學生入腦入心。

疫情也給了授課教師新的靈感。《思想道德與法治》課教師李婷精心設計了以“志愿者日記”“尋找青春最美的瞬間”等為主題的教學實踐活動。2020級學生丁鐳益等學生用鏡頭還原了疫情下學生們的隔離生活,展現困難之下的樂觀主義精神,“這也是中華民族優良傳統與中國精神的體現。”何開正和小組成員第一時間報名參加抗疫志愿服務,“在志愿服務中,我們看到了許多感人的瞬間、感受到了偉大的抗疫精神,明白了什么是‘青春最美的瞬間’。”

實踐教學展示交流環節,同學們的討論前所未有的熱烈:“第一次近距離感受疫情帶來的影響,雖然會有顧慮和害怕,但更多的是慶幸,十分幸運生活在這個國家”“深刻體會到‘集體’二字的分量”……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每一名師生都是故事的主角,每一個抗疫行動都是生動的教材。

第二課堂厚植家國情懷

“面對這場疫情,我們身處其中的每個人都是答卷人,我們要從這場人民戰爭中讀懂中國共產黨領導和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的顯著政治優勢。”2021年12月23日,校黨委書記陳志堅為學生作抗擊疫情動員報告,勉勵同學們在疫情防控中當先鋒,在努力學習上樹標兵,在面對時代大任上強擔當。

疫情爆發以來,無論是第一課堂還是第二課堂,抗疫都是課堂上最鮮活、最打動人的素材。學校圍繞家與國、責任與擔當等主題,構建多種形式的抗疫思政課堂。充分發揮導師、班主任、思政班主任、學生骨干的力量,開展“弘揚偉大抗疫精神,在抗疫中磨練成長”“凝聚青春正能量·同心抗疫勇擔當”等線上思政課、主題班會、主題黨團日活動,線上文藝晚會等,加強愛國主義教育、制度自信教育、科學教育和心理教育。

如何讓95后、00后大學生讀懂在這場戰“疫”中,中國人民展現的中國力量、中國精神、中國效率?隨著“各路英雄”紛紛“云”進“課堂”,“云思政”成為學校一道新風景。連日來,中國工程院院士彭建兵、援鄂國家醫療隊成員石志紅、2020珠峰高程測量負責人劉站科等先后為學生作報告,用親身經歷講述如何在困難面前不屈不撓、用信念激勵前行,學生們也被他們展現出的熱愛祖國、忠誠事業、艱苦奮斗、無私奉獻的精神品質深深感染。

榜樣引領激發責任擔當

疫情當前,學校各類媒體平臺迅速融入疫情防控主戰場,展開全方位多角度宣傳,講述學校各支隊伍勇挑重擔、堅守一線的英雄故事,黨員干部沖鋒在前、守好“責任田”的擔當故事,志愿者不計酬勞、日夜兼程的奉獻故事……凝聚眾志成城、共克時艱的強大力量。

從800多名學生志愿者送餐,到全力確保研究生考試“應考盡考”;從一封封激情澎湃的倡議書、感謝信,到師生創作的短視頻、攝影、書畫等各類抗疫文化作品,都為抗擊疫情積累了豐富的思政素材。一聲聲叮嚀、一幕幕守望相助、同心戰疫的溫暖瞬間,一群群“最美逆行者”的感人事跡,無不傳遞著溫暖與大愛、責任與擔當。

長安都柏林國際交通學院大四學生曹胡楊是一名確診患者的密接者。隔離過程中,他親眼看到了老師們為保障學生安全身赴一線忙碌不歇,感受到了防疫人員通宵測體溫、做核酸的艱辛付出。“正是這些人的努力,才讓我有勇氣度過最艱難的時刻,讓我堅信勝利一定屬于我們。”曹胡楊說。

自疫情爆發以來,公路學院累計收到學生黨員、發展對象和入黨積極分子思想匯報517份。預備黨員李明陽懂得了“黨員”二字的含義:“它代表的是一種品質、一種擔當,一種‘隨時準備為黨和人民犧牲一切’的勇氣與決心。”

一個多月來,學校各類微信群,青年學生踴躍報名爭當志愿者。各學院充分發揮黨支部戰斗堡壘作用,紛紛成立隔離點臨時黨支部,組建青年學生戰疫沖鋒隊、學生裝餐送餐志愿者小分隊等志愿服務組織。本科生黃靖思的那句“穿最帥的衣服,做最可愛的人”成了校園最高時尚。學生們正在用實際行動向社會證明:新時代的青年是好樣的、是堪當大任的。

在長安大學,這次抗疫大考是一堂有高度的思政大課,也是一堂有溫度的思政金課。“我們青年學生既是見證者、親歷者、參與者,也必將成為偉大抗疫精神的闡釋者、傳承者。”2021級本科生曲冠楠說。(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記者 馮麗 通訊員 王玨)



[責任編輯:ruirui]


*本網站有關內容轉載自合法授權網站,如果您認為轉載內容侵犯了您的權益,
請您聯系QQ(992 5835),本網站將在收到信息核實后24小時內刪除相關內容。




本站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 聯系郵箱: 5855973@qq.com
 

關于我們| 客服中心| 廣告服務| 建站服務| 聯系我們
 

中國焦點日報網 版權所有 滬ICP備2022005074號-20,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