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在磨豆漿!”“我們在制作豆腐!”“我們在做腐乳!”——完成以“黃豆”為主題的作業,萌娃們七嘴八舌向老師們展示自己的作品。這一套課程下來,孩子們不僅全方位認識了“黃豆”,還親自感受了制做豆漿、豆腐、豆干、腐乳等全系列過程。這僅僅是蘇州工業園區華林幼兒園(以下簡稱“華林幼兒園”)廚藝坊的日常。
走進華林幼兒園,“STEM中心”“創意泵站”“玩水樂園”“種植園地”……仿佛進入一個全新的科學探索世界。華林幼兒園全場域為孩子們打造科創氛圍,八大室外活動樂園和五大室內專室,讓孩子們盡情釋放天性,在玩中體驗科學探究的魅力。
“作為省首批STEM教育試點園,華林幼兒園堅持以兒童興趣和需求為核心,以‘生活化、游戲化’為理念,在一日生活中滲透科創啟蒙教育,通過游戲載體,鼓勵幼兒像科學家一樣思考,像工程師一樣解決問題,培養幼兒愛探究、善思辨、求創新、樂表達、會合作的綜合素養,為孩子的終生學習與發展奠定基礎。”園長陸葉珍表示。
“讓活動來源于‘生活’”
兒童天生好奇、好問、好探究。華林幼兒園的科創教育就從幼兒生活中感興趣的問題開始。
“我們挖掘現實生活所蘊含的獨特價值,引導幼兒關注生活中獨特的、有趣的現象及事物,倡導生活中的每時每刻都可以讓孩子自己探索、思考、尋找和解決問題。”為此,華林的老師時刻捕捉生活中的契機,發現幼兒感興趣的事物,做到科創活動內容源于生活,回歸生活。
孩子們對午餐中豆制品的好奇,成為幼兒園的科創活動內容
在華林幼兒園,經常會看這樣的現象:山坡上種植了小樹苗,澆水困難怎么辦?孩子們會利用玩水區,搭建渠道引水澆灌。夏天到了,每天要澆水,怎樣節約用水?孩子們用收集來的雨水噴灑澆灌、給植物精準滴灌,利用太陽能實現自動澆灌。散步的時候,孩子們又對影子產生了興趣,影子怎么來的?怎樣玩有意思的影子游戲,在太陽底下,光影屋里、班級的科創區,老師會帶領孩子們開展有趣的探究游戲。
天冷了,孩子們提出要幫小苗御寒,新的科創活動又誕生了
陸葉珍介紹,華林幼兒園借鑒國外STEM經驗,根據不同年齡段幼兒的學習發展目標,匯編了小中大45個項目活動案例。“這些內容都與幼兒現實生活交織在一起,既是幼兒重要的探究契機,也是最適宜幼兒的重要課程資源。”
對于同一個活動,老師們也會探尋不同年齡段適合的活動內容,實現小中大班科創經驗的鏈接和遞進。比如,小班拿樹葉簡單做風扇,中班了解物體結構后做吊扇,大班同學就運用電池組和馬達做真正會轉的風扇。“在潛移默化中通過同一個內容逐步加深孩子們的科創經驗,增加探究興趣。”
“讓每一個角落蘊含科創”
適宜的環境和豐富的操作材料是科創教育的重要保障。在華林,強調室內室外聯合,為孩子們創建一個在“實境”基礎上融合的科創立體空間,時刻激發幼兒主動“動手”。
室外有自然天地、建構工坊、泥沙樂園、玩水世界等8個活動樂園,孩子們可以在建構工坊,制作帳篷、小板凳、搭建游樂園,體驗工程的有趣;在種植園地種植植物、飼養小動物,感受生命的奧妙;在泥沙樂園里,通過沙、水、石的玩耍,建構對物質世界的認知。
孩子們在建構工坊攜手合作,玩得不亦樂乎
室內還設置著STEM創玩中心、樂高世界、廚藝坊、科普小站、創美長廊等5大專室,每一個專室都是一個科創小世界。在STEM創玩中心,拆裝鬧鐘、連接電路、觸摸光影;在樂高世界里,有著各種有趣的動力機械,齒輪、機械臂、早期編程……
在教室的科創區域,幼兒園設立了專門的工具區,不僅有iPad等信息化設備,還提供耳麥、點讀二維碼,遙控裝置、連接器、發光二極管、燈泡、電池盒等適宜的活動材料,全力支持幼兒“發明創造”。
幼兒園全方位的科創環境和活動材料時刻滿足幼兒隨時自發探究、自主活動
華林幼兒園梳理了園外三公里的資源圖,連門口的市政綠地,也被學校開發成供孩子們研究的“百草園”。“我們爭取讓幼兒園周邊的一花一木、一草一石,都能給孩子們帶來無窮的探究契機。”
陸葉珍舉例,比如草坪上有多少種花,名稱、外形、生長周期是什么,能引發哪些活動?荷花池、蒼蒲塘里植物的生長變化,孩子們又能學到什么知識?獲得什么經驗?幼兒園分析每一種自然資源可引發的科學探究活動,讓每一個角落都成為科創教育“試驗所”。
“讓孩子自己找‘答案’”
在幼兒園,游戲是基本的活動形式。華林幼兒園將幼兒科創素養的培養,融入種類繁多的游戲中。通過問題式研究、項目化學習,讓孩子成為游戲的“主角”。
當下,大班“我們的新年樹”活動正如火如荼的進行。孩子們圍在一起正在為新年樹比賽出謀劃策。在設計環節,“泡沫圈組”小朋友想把泡沫圈從小到大壘起來,變成一個松鼠型;操作實踐時,“硬紙板組”的小朋友積極討論著底座支架的必要性。經過孩子們熱火朝天的討論和嘗試,樹站不起來、樹太小等難題也隨之而來。
“作為老師,此時并不需要直接幫助解決問題和告知答案。”老師張蕊說,“我們作為旁觀者,拋出幾個關鍵問題,引導幼兒發現問題,并進行思考、探究優化方案。孩子們將問題記錄下來就會嘗試調整工具和材料。經過多次主動努力獲取的成功,孩子們也會更有成就感。”
老師的任務是輔助孩子發現問題,引導孩子不斷調整,最終完成創造
一個看似簡單的搭樹活動,在老師的“穿針引線”下,卻也經歷著“設計-建構-調整-反思”四步的逐層深入。孩子們在運用工具與材料的實踐中,感受著平衡與穩定的工程思維、測量建構時的基礎數學以及生命科學、物理科學,甚至體驗著對美的感知和表達。在以問題為導向的游戲中,孩子們合作共研、大膽表達,探究能力逐步提升,探索欲望愈加濃厚,玩得更加快樂、自信。
項目化學習,讓幼兒的探究興趣愈發濃厚,自主動手能力日益增強
在科創素養培養的過程中,華林還很重視家長的引導和啟發。
“一種神奇的水,用手指輕輕一碰,就會變成冰。”在小五班里,朱筱蕊小朋友的博士媽媽給孩子們帶來了一次驚嘆連連的化學啟蒙。在華林幼兒園的家長團里,有很多這樣的隱形大咖。華林幼兒園充分發揮家長資源,針對家長制定特長名單,每周三準時開啟“愛心家長魔法秀”活動,激發了孩子們探索熱情,也形成了華林家園社協同推進科創教育的良好樣態。
隨著科創教育的深入,小小萌娃都開始逐步養成提出問題,自己動手的習慣。比如天冷了,他們主動提出要給土豆苗“保暖”,并主動研究搭建各式暖棚。“激發孩子們對科學的興趣,體驗探究的過程,感受‘科學精神’,形成終身受益的學習態度和品質,這是我們努力的目標,也是幼兒園科創教育最大的意義。”陸葉珍說。(文/王平)
本站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 聯系郵箱: 5855973@qq.com
關于我們| 客服中心| 廣告服務| 建站服務| 聯系我們
中國焦點日報網 版權所有 滬ICP備2022005074號-20,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