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SO?”遇見“漂粉精”,會發生什么樣的化學反應?北京化工大學附屬中學教師吳瑩瑩以此導入,不僅讓學生掌握了化學實驗的基本方法,復習了化學反應基本原理,更結合真實情境開始解決現實中的工業固硫問題。2021年12月24日,朝陽區召開“雙減”背景下“教”與“學”關系的變革——“合作對話”課堂教學現場會。三節不同年段的課堂生動呈現了“合作對話”課堂教學在推進朝陽區“雙減”工作中取得的實效,這是朝陽區委教育工委、區教委貫徹落實教育部、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市教委“雙減”工作要求,聚焦課堂教學改革的一次生動展示。
什么是“合作對話”課堂?記者了解到,與傳統的課堂教學形式不同,“合作對話”課堂致力于推進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創設平等、尊重、合作、對話的氛圍,讓師生間、生生間在合作的基礎上形成“合作成長共同體”。雙方采取“對話”的方式,就相關問題進行探討,以此建立或完善共同體成員的認知體系和價值體系。
“‘合作對話’課堂要求教師改變傳統的教育觀和知識觀,即教師與學生既不是師徒關系,也不是主客體關系,而是成長共同體。”北京市朝陽區委教育工委副書記王世元解釋說,在具體教學過程中,師生在真誠合作的基礎上,教師充分發揮學生個體靈動能力,調動多種資源、借助多種方法,促進學生成長。他認為,“合作對話”變革了課堂文化,傳統的“填鴨式”講解、“一言堂”現象由平等的對話所代替。
基于“課堂教學是教師完成單元或模塊教學目標任務的分解”的認識,朝陽區“合作對話”課堂以單元或模塊備課為基礎,深入實踐“學科知識教育型”“學科知識與技術教育型”等不同課型的備課范式,且不同課型分別具有7種不同的應對策略。
在具體實施中,朝陽區還提供了單元“合作對話”、課堂“合作對話”、綜合實踐“合作對話”等教學范式設計,讓教師“有抓手”。
這樣的設計無疑讓教師收獲了成長。“參與到課題研究后,感覺為我們打開了一扇窗,實現了職業發展的新突破。”北京化工大學附屬中學化學教師王靜表示。
更重要的是,學校也從中受益。北京市星河實驗學校國美分校是“合作對話”課堂教學的受益者。校長李瑋表示,在構建“師生成長共同體”過程中,學生學法是自主探索、合作對話;教師教法是尊重個體發現、引導群體研究。整個課堂教學流程表現為老師的“擾啟—發現—梳理—點撥—遷移”;學生的“質疑—實踐—內省(質疑)—思辨—提升”。隨之而來的“副產品”是學生的學業成績明顯提高。
北京市三里屯一中校長王利如認為,“合作對話”課堂讓傳統教學中的“教師帶著知識走向學生”(淺層教學),轉變為“合作對話”課堂中的“教師帶著學生走向知識”(深度教學),喚醒了學生的主動求知,激活了學生的學習潛能。學生在課堂上愛學、會學、善學,核心素養明顯提升,課業負擔明顯減輕,良好的學業成績變成了水到渠成的事情。
現場會上,北京師范大學中國教育創新研究院院長劉堅用“頂天立地”來形容朝陽區的“合作對話”課堂:“‘頂天’是指有哲學思考、全局觀;‘立地’是要在課堂上、學生身上進行實踐。所以,這是一個非常難得的重大教育成果。在基礎教育領域,讓學生具備審辯思維、創新思維、實踐能力、合作素養、溝通素養,這是一個國家的期待、時代的期待,而‘合作對話’課堂正是時代精神的具體體現。”
“雙減”之下,如何把握師生關系、生生關系、教與學關系以及知識與能力關系,在北京師范大學教育學部教授鮑傳友看來,朝陽區的“合作對話”課堂給出了一個范本。“它為基礎教育改革提供了一套根植于朝陽、未來走向更廣闊空間的解決方案。更重要的是,它在促進‘雙減’政策真正落地的同時,提振了社會和家長對于學校的信任和信心”。
接下來,朝陽區將如何把“減負提質”做得更扎實、更深入。據朝陽區委副書記狄濤介紹,隨著“雙減”政策的落地實施,朝陽區結合區域教育實際提出了 “雙減”七項舉措,一是科研引領,加強教育教學成果推廣和應用。除了將馬芯蘭教學法等國家級教學成果進一步推廣外,學校校長、教師也要以研究的心態對待工作,促進教學水平持續提升。二是科技賦能,加強教育科技應用與合作。“雙減”背景下,全區要加強和教育科技企業的合作,將更多的教育技術應用在教育教學中,不斷提升教育水平。三是加強管理,優化作業統籌監管。各學校要加強作業研究,在時長控制等方面實行整體優化。四是加強協作,強化教育的指導和服務。家長作為教育改革中重要的同盟軍,各學校要借助多種方法,建立起家校同盟渠道。五是加強區域統籌,優化教育系統的資源配置。通過政府的調配,實現優質資源共享和社會資源的有序的引進。六是社會協同,加強區域社會資源統籌。通過區域協同,將職業教育、社區教育以及課外教育資源有機整合起來。七是關愛教師,增強教師對“雙減”工作的動力。全區擬實行彈性上班、提升教師待遇等方式,讓教師在“雙減”工作中實現職業生涯的又一次升華。
“我們推出七項舉措聚焦‘減負提質’,而‘合作對話’課堂教學是“七項舉措”的重要呈現方式和載體。”狄濤表示。(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記者康麗)
本站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 聯系郵箱: 5855973@qq.com
關于我們| 客服中心| 廣告服務| 建站服務| 聯系我們
中國焦點日報網 版權所有 滬ICP備2022005074號-20,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