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教育 >
福建:加強教學常規管理工作促“雙減”落地
2021-12-27 21:28:47   來源:中國教育新聞網  分享 分享到搜狐微博 分享到網易微博

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訊(記者 黃星)近日,福建省教育廳印發了《關于進一步加強普通中小學教學常規管理工作的指導意見》,部署加強普通中小學教學常規管理工作。

據悉,《指導意見》采取“1+3”的形式研制,即“主文件+三個學段日常教學基本規范”,包括總體要求、主要舉措、組織實施三大塊內容。《福建省普通中小學日常教學基本規范》體例上統一按照備課、上課、作業、輔導、評價、教研等6個部分進行組織架構,呈現以下特點和變化。

一是將立德樹人要求貫穿始終。此次修訂從備課、上課、作業、評價、輔導、教研六個方面全面貫徹立德樹人主線,全面落實五育并舉理念,同時把落實中小學“雙減”工作和“五項管理”等精神要求融入文件,加強正向引導,堅決防止學生學業負擔過重,促進減負提質和學生身心健康成長。

二是關注課程標準和學科核心素養要求。此次修訂在備課、上課、作業、評價、教研等方面強調課程標準的學習和應用,要求嚴格按照國家課程方案和課程標準實施教學,確保學生達到國家規定學業質量標準要求,突出教學常規服務教學質量這一核心要求。

三是突出新時代課堂教學新要求。教學方面,強調突出學生主體地位,注重保護學生好奇心、想象力、求知欲,激發學習興趣,提高學習能力;加強科學教育和實驗教學,積極探索基于情境、問題導向的互動式、啟發式、探究式、體驗式等課堂教學,注重加強課題研究、項目設計、研究性學習等跨學科綜合性教學。作業方面,要求注重作業的多元化與有效性,倡導校本作業、單元作業、實踐作業等多樣化作業,并對作業量做出具體規定,強調作業減量提質。教研方面,除傳統的常規教研和聽評課,增加課堂觀察、教學反思和教學研修的要求。

四是推動深化教育評價改革。探索將結果評價與過程評價有機結合,評價學生是否達到課標要求的同時,考查學生的日常課程參與、課堂表現情況等過程性指標;探索增值評價,關注任教班級或學生的發展變化和進步程度。

福建要求,各地各校要把落實教學常規工作與推動不同學段間銜接結合起來,注重幼小、小初、初高中的銜接,實現學段縱向有序銜接、學科橫向有機融合。要把落實教學常規與推進教學改革結合起來,鼓勵探索跨學科教學,整合不同學科的內容、方法和育人功能,逐步實現學科融合滲透,為學生多角度觀察、多維度探究創造條件。

福建明確,要將落實教學常規情況納入教師年度考核和職稱評價體系,引導教師抓好教學常規工作;組織開展教學評比、說課比賽、技能大賽等活動時,要將教學常規作為基本評價依據,要將教學常規管理成效納入各類教育教學改革示范學校、達標學校評估體系,作為評價學校工作的重要內容。



[責任編輯:ruirui]


*本網站有關內容轉載自合法授權網站,如果您認為轉載內容侵犯了您的權益,
請您聯系QQ(992 5835),本網站將在收到信息核實后24小時內刪除相關內容。




本站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 聯系郵箱: 5855973@qq.com
 

關于我們| 客服中心| 廣告服務| 建站服務| 聯系我們
 

中國焦點日報網 版權所有 滬ICP備2022005074號-20,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