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減”落地以來,福建省以發揮教育裝備的育人功能為抓手,加強學校實驗室和圖書館保障體系建設,不斷提升教育教學服務保障水平。
實驗室和圖書館一直是福建開展課后服務的主陣地。今年秋季以來,福建省教育裝備與基建中心著眼提升課后服務人員素質,通過線上線下培訓形式,組織多期全省中小學實驗教學、圖書館業務骨干教師培訓,累計培訓近800人;著眼提升課后服務管理水平,編制實驗室、圖書館相關管理與服務工作指南,引導學校利用好現有實驗室、圖書館裝備,主動靠前服務,保障延時服務時段實驗室、圖書館的開放;著眼提升課后服務教學質量,通過“百項教育裝備專利獻禮建黨百年”等活動,激發基層教師的創新熱情,通過強化閱讀指導,豐富閱讀活動內容,使圖書館成為師生喜愛的學習共享中心。
在廈門市金林灣實驗學校,圖書館配合學校延時服務,攜手各部門、各學科組織豐富多彩的閱讀活動。該校利用午間30分鐘和課后延時服務完成作業后的剩余時間,開展“美讀好書”延時閱讀活動、“書”板制作比賽和借書集卡抽獎等系列趣味閱讀活動,營造濃厚閱讀氛圍,讓越來越多的學生喜歡到圖書館借閱書籍,養成愛讀書的好習慣。該校還成立了“三味書屋悅讀社團”開展深度閱讀,讓熱愛閱讀的孩子在讀書社團實踐中體驗不同主題的閱讀活動,通過分享閱讀心得與體會,讓學生感受閱讀之美。
為主動適應閱讀新形式和青少年精神文化新需求,今年以來,福建省教育裝備與基建中心還通過開展“傳承紅色基因,講好中國故事”教育活動,以紅色主題系列叢書為基本素材,以“讀好中國故事”“講好中國故事”“演好中國故事”三部曲為主線,以撰寫讀后感、講述故事、排演創作校園微電影短劇等為活動形式,發揮課外讀物啟智潤心的育人功能。
“我們著力于通過提效能、植紅基、破難題,積極探索教育裝備服務保障‘雙減’的路徑與實踐。”福建省教育裝備與基建中心主任何光輝告訴記者,針對目前學校開展“雙減”服務的諸多問題,該中心積極深入基層調研,充分利用教育裝備行業和企業資源,從午休保障、延時服務、作業管理、學生身心健康、安全管理、綜合素質評價等多方面,形成了多達20套可推廣、可復制的解決方案,將為“雙減”落地的“福建模板、福建范本”提供有效支撐。(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記者 黃星)
本站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 聯系郵箱: 5855973@qq.com
關于我們| 客服中心| 廣告服務| 建站服務| 聯系我們
中國焦點日報網 版權所有 滬ICP備2022005074號-20,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