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北京12月21日訊(見習記者 張欣 張赟芳)教育部今天召開“辦實事見實效”系列首場新聞發布會,圍繞“雙減”工作情況介紹“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成效。
“學科類培訓大幅壓減,目前線下校外培訓機構已壓減83.8%,線上校外培訓機構已壓減84.1%。”教育部校外教育培訓監管司負責人介紹,經過各方不懈努力,校外培訓治理工作取得了明顯進展。留下的培訓機構一部分轉為非營利性機構,實行政府指導價,為人民群眾提供公益服務;不適合轉非的將被進一步注銷。培訓市場虛火大幅降溫,廣告基本絕跡,資本大幅撤離,野蠻生長現象得到有效遏制,全社會支持和認可“雙減”改革的良好氛圍逐步形成。
據悉,“雙減”以來,教育部嚴肅查處違規培訓行為,打擊隱形變異,指導各地統籌運用好掛牌督學、社區網格員、網上巡查、隨機抽查等方式,強化監管執法。此外,還指導抖音、微信、釘釘等平臺企業主動開展清理工作,堅決防止隱形變異違規培訓行為蔓延。教育部協同相關部門組織各地在周末、中秋、國慶期間開展暗訪,累計出動執法檢查人員5萬余人次,檢查培訓機構7萬余家,取締黑機構414家;組織專門力量開展線上培訓日常巡查,關停了199個培訓系統。
核查舉報線索,對“中國教育督導”微信公眾號舉報平臺上收到的34447條有效線索及時轉交相關省份予以核查處理,及時梳理普遍性、趨勢性問題,加強對地方工作的指導。
同時,校外培訓監管司協同相關部門加強資金監管,指導各地對培訓機構是否存在“退費難”“卷錢跑路”等問題開展排查,并對存在的問題進行整改。引導家長理性選擇校外培訓,及時舉報違法違規行為,共建共享校外培訓市場良好消費環境。規范合同行為,推廣使用《中小學生校外培訓服務合同(示范文本)》,規范簽約履約行為,避免“霸王條款”、欺詐等損害群眾利益問題。清理整治廣告,清理存量、杜絕增量,營造街面清靜的良好氛圍。
本站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 聯系郵箱: 5855973@qq.com
關于我們| 客服中心| 廣告服務| 建站服務| 聯系我們
中國焦點日報網 版權所有 滬ICP備2022005074號-20,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