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教育 >
充分利用科普資源助推“雙減”工作
2021-12-16 12:23:33   來源:中國教育報  分享 分享到搜狐微博 分享到網易微博

本報訊(記者林煥新)教育部、中國科協近日印發通知,決定充分利用科普資源助推“雙減”工作。

通知提出,引進科普資源到校開展課后服務。各地各校要以“請進來”的方式,引進一批優秀科普人才和相關科普機構,有效開展科普類課后服務活動項目。科協組織要會同當地教育部門遴選推薦一批思想品質優秀、熱愛教育事業、科普經驗豐富的科學家、兩院院士及科技人才、科普工作者,以及符合學校需求的科技館、科普教育基地,按照“雙向選擇”的原則,由學校自主選擇科技輔導員或合作機構,并參與學校課后服務。

通知提出,組織學生到科普教育基地開展實踐活動。各地各校要以“走出去”的方式,有計劃地組織學生就近分期分批到科技館和各類科普教育基地(天文館、科技園、動植物園、農業示范園、高校、科研院所等),加強場景式、體驗式、互動式、探究式科普教育實踐活動。

通知指出,要聯合加強學校科學類課程教師培訓。教育部門要會同科協組織將遴選推薦的有關科學家、兩院院士及科技人才、科普工作者納入教師培訓專家資源庫,支持開展中小學科學類課程教師培訓。教育部在“國培計劃”示范項目中專門設置中小學科學類課程教師培訓項目,引領帶動各地加強中小學科學類課程教師培訓。教育部和中國科協組織有關專家開發研制與學校科學課程相適應的體系化配套課程資源,通過國家中小學網絡云平臺向學校免費提供,為教師教學提供專業支持。

通知明確,發揮科協組織在規范校外培訓中的作用。科協組織要加強科學素質類校外培訓機構設置管理研究,積極研制有關專業標準和工作指南,為有關管理部門加強科學素質類校外培訓機構規范管理提供專業支持。

通知還提出,建立健全工作協同推進機制。各地教育部門和科協組織要明確具體責任部門和專門人員,建立工作專班,加強日常工作溝通,定期對接雙方需求,加大對薄弱學校、農村學校的支持力度,形成協同推進的長效工作機制。到校參與課后服務的校外科技輔導人員,其補助經費納入課后服務經費保障機制。

《中國教育報》2021年12月16日第1版



[責任編輯:ruirui]


*本網站有關內容轉載自合法授權網站,如果您認為轉載內容侵犯了您的權益,
請您聯系QQ(992 5835),本網站將在收到信息核實后24小時內刪除相關內容。




本站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 聯系郵箱: 5855973@qq.com
 

關于我們| 客服中心| 廣告服務| 建站服務| 聯系我們
 

中國焦點日報網 版權所有 滬ICP備2022005074號-20,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