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教育 >
我國兒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率近20% 應做好超重肥胖預防工作
2021-07-15 13:27:24   來源:中國消費者報  分享 分享到搜狐微博 分享到網易微博

“2020年,我國兒童青少年總體近視率為 52.7%。其中,6歲兒童為14.3%,小學生為35.6%,初中生為71.1%,高中生為80.5%。”7月13日,在國家衛生健康委就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和暑期學生健康有關情況舉行的發布會上,國家衛生健康委疾控局副局長再那吾東·玉山如是表示。

隨著暑假的到來,上網課、玩游戲等都會導致兒童青少年戶外鍛煉時間相對減少,使用電子產品的時間變長。如何保證孩子們能度過一個健康、安全的暑假,是每個家庭面臨的實際問題。來自中國疾控中心等機構的相關專家對此進行了專業解答,并倡議家長和孩子們養成良好行為習慣,培養健康的生活方式,堅持適當體育鍛煉,減少近距離用眼和視屏時間,增加陽光下的戶外活動,積極預防近視與肥胖。

對不同年齡段兒童開展視力重點篩查

2020年9至12月,我國全面開展了近視專項調查,覆蓋全國8604所學校,共篩查247.7萬名學生。調查結果顯示,2020年,兒童青少年總體近視率較2019年(50.2%)上升2.5個百分點。但與2018年的53.6%相比,下降0.9個百分點。

雖然學生近視早發現象得到一定緩解,但近視低齡化問題依然突出。

調查顯示,2020年各地6歲兒童近視率均超過9%,最高可達19.1%。小學階段近視率攀升速度較快,從小學一年級的12.9%快速上升至六年級的59.6%。平均每升高一個年級,近視率增加9.3個百分點,顯示幼兒園和小學是我國近視防控重點年齡階段。

在近視學生中,2020年中、高度近視比例與2019年相比持平,但較2018年下降0.6個百分點。說明高度近視防控取得一定成效,但仍需要進一步加大工作力度。

國家衛生健康委婦幼司副司長沈海屏表示,兒童的眼睛和視覺功能逐步發育成熟。0-6歲是兒童眼球結構和視覺功能發育的關鍵時期。針對0-6歲兒童開展眼保健和視力檢查服務非常重要,通過對不同年齡段兒童開展針對性檢查,可以早期篩查和干預兒童致盲性眼病,以及近視等屈光不正和斜視、弱視等常見眼病,這對于保障兒童眼健康、防控近視具有重要作用。

沈海屏表示,學齡前兒童防控近視的重點是防止遠視儲備量過早過快消耗。利用醫學儀器可以檢測到兒童的遠視儲備量,可以預估6歲以前兒童是否有發生近視的可能,可以為預防近視發生做好基礎性工作。

國家兒童醫學中心、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兒童醫院眼科主任李莉表示,0-6歲是近視防控的非常重要階段。一般3歲兒童,如果有175度到200度的遠視屬于正常。如果在6歲時有125-150度的遠視,8歲有75-100度的遠視,就可以延緩孩子出現近視,降低近視發生率,同時也可以使發生高度遠視的機率大幅下降。

沈海屏指出,我國已將0-6歲兒童眼保健和視力檢查納入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作為0-6歲兒童健康管理的重要內容。主要由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等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開展,或者由縣級婦幼保健機構及其他具備條件的縣級醫療機構提供。2020年,兒童眼保健和視力檢查覆蓋率為91.8%,基本覆蓋了所有學齡前兒童。

李莉建議,3歲以下兒童盡量不要使用電子產品,應由家長給低齡兒童讀繪本。如果3-6歲兒童使用電子產品,一定要控制使用時間,減少近距離用眼時間,6歲以下兒童每次不超過15分鐘。

增加運動維護脊柱健康

2019年,全國學生常見病和健康影響因素監測與干預結果顯示,中小學生脊柱彎曲異常檢出率為2.8%,初中、高中階段增長更快。

中國疾控中心學校衛生中心馬軍教授表示,目前,兒童青少年體育鍛煉相對比較缺乏,固定脊柱正常生理彎曲兩側的肌肉力量不足,再加上坐姿、站姿不正確,容易造成脊柱彎曲異常發生。很多學生普遍存在一個肩高、一個肩矮或者走路姿勢傾斜等問題。

2019年,在全國學生常見病和健康影響因素監測與干預工作方案中,納入了脊柱彎曲異常的發生情況以及影響因素監測,并對兒童青少年脊柱彎曲異常篩查的國家推薦性標準進行了修訂。目前,有關部門正在組織制定《中國兒童青少年脊柱彎曲異常防控技術規范》,對脊柱彎曲異常的篩查、預防和控制作出明確規定。

馬軍表示,應普及脊柱側彎自我篩查技能,推廣脊柱側彎自我篩查的方法。要增加維護脊柱健康的運動,比如小燕飛、單杠以及平板支撐等運動。如果孩子出現脊柱彎曲異常的問題,最好到專業機構盡早進行診斷矯治。

減少靜態行為防止肥胖

除了“小眼鏡”,目前“小胖墩”也引發廣泛關注。

據中國疾控中心營養學首席專家趙文華介紹,我國6-17歲的兒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率近20%,6歲以下兒童超重肥胖率超過10%。

2020年,國家衛健委、教育部等六部門發布《兒童青少年肥胖防控實施方案》,明確了各部門職責,按照全國和各地區防控水平制定了不同目標,還提出了具體行動措施。

從2015年起,國家衛生健康委在全國試點地區開展以防控超重肥胖為主的“營養校園”項目,經過6年探索,摸索出很多可以借鑒的模式和可推廣的經驗。同時,國家實施的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項目,除了關注身高、低體重和控制貧血等指標,在改善的同時也注意做好超重肥胖預防工作。

趙文華說,家長要幫助孩子從小培養良好的飲食習慣,可以和孩子一起制定家庭每周食譜,食譜應體現食物多樣化。家長可以帶孩子去超市、菜市場一起買菜,也可以讓孩子進廚房,學會做家常菜。

家長一定要幫助孩子實現充足的身體活動,盡最大努力減少靜態行為時間。孩子要到陽光下健身,每天要達到至少1小時。

同時,趙文華表示,我國6-17歲的兒童青少年有將近20%經常喝含糖飲料,也就是每周至少有5天以上都喝,應該不喝或少喝飲料。應鼓勵孩子多喝白開水,要主動喝,喝足量。(報記者 孫燕明)



[責任編輯:ruirui]


*本網站有關內容轉載自合法授權網站,如果您認為轉載內容侵犯了您的權益,
請您聯系QQ(992 5835),本網站將在收到信息核實后24小時內刪除相關內容。




本站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 聯系郵箱: 5855973@qq.com
 

關于我們| 客服中心| 廣告服務| 建站服務| 聯系我們
 

中國焦點日報網 版權所有 滬ICP備2022005074號-20,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