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觀察 >
老齡化進程加速 養老金困局怎么解?
2025-03-26 15:25:46   來源:北京日報  分享 分享到搜狐微博 分享到網易微博

來源標題:老齡化進程加速 養老金困局怎么解?

人口老齡化問題,已然成為全世界需協同應對的共同課題。根據聯合國標準,65歲以上人口占總人口比重達7%即進入老齡化社會,達14%為深度老齡化社會,達20%則為超級老齡化社會。

昨天(25日),在博鰲亞洲論壇2025年年會“人口老齡化與養老金改革”分論壇上,中國金融學會副會長、中國人民銀行原行長助理張曉慧介紹,2023年亞洲地區數據顯示,包括中國在內,60歲及以上人口占比達14.2%,已進入深度老齡化社會。且有預測稱,到2050年,亞太地區60歲及以上老年人數量將增加到13億。

“從老齡化社會到深度老齡化社會,美國用了72年,瑞典用了85年,英國用了46年,德國用了40年,日本用了25年,而中國僅用了21年。”張曉慧直言中國老齡化問題突出。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鄭秉文也進一步指出,據聯合國預測,2032年中國將邁入超級老齡化階段。

為應對快速老齡化這一現狀,日本采取的主要措施是推遲退休年齡、降低養老金增長率、擴大企業年金和個人年金,并每5年對養老金制度進行財政檢驗,確保養老金給付水平達標;韓國則將養老金繳費率從9%提升至13%,養老金替代率從40%提升至42%。

中國也采取了一系列應對措施,如推進養老保險全國統籌,建立第三支柱養老金制度,且從今年1月開始實施延遲退休制度。為破解養老金困局,鄭秉文提出推動養老金體系從現收現付融資方式向預籌式投資方式轉變,從負債型制度向資產型制度轉型。他指出,眾多國家已開展類似改革,如美國、加拿大、日本、韓國等,以資產應對老齡化,因其具備回報,資產規模越大,收益越高,可抵消老齡化帶來的繳費減少壓力。

第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財政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原中國銀保監會主席郭樹清在論壇上表示,中國已建立起世界上規模最大的養老保險體系,包括基本養老保險、企業年金和職業年金、商業性養老金融產品“三大支柱”。此外,他提出了基本養老保險的“第四支柱”“第五支柱”,即醫養結合保險和個人家庭財富。

然而,郭樹清也指出當前我國養老保險體系存在不平衡、不充分等突出問題。為此,他提出逐步縮小群體和地區差異、推進基本養老保險擴面增效、發揮國有資產和國有資源作用、提高金融機構對養老金的投資回報率、加快發展第三支柱養老保險、重視長期護理保險、增強家庭和個人財富的終身保障能力等建議。( 吳娜)

關鍵詞:


[責任編輯:ruirui]





關于我們| 客服中心| 廣告服務| 建站服務| 聯系我們
 

中國焦點信息網 版權所有 滬ICP備2022005074號-20,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