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金融 >
量增質躍向新而行:天津民營經濟發展觀察
2025-03-27 10:18:24   來源:新華每日電訊  分享 分享到搜狐微博 分享到網易微博

民營經濟已成為保障民生、促進創新、推動高質量發展的生力軍。記者從25日召開的天津市進一步推動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大會上了解到,過去一年,天津民營經濟對地方稅收貢獻率達51.7%,民營經濟增加值增速快于全市1.4個百分點,成為天津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力量。

量質齊升顯活力

5分鐘能做些什么?也許是刷幾個短視頻,也許是讀一頁書。在云賬戶(天津)共享經濟信息咨詢有限公司,5分鐘能夠讓14600余名新就業形態勞動者獲得收入結算。作為一家平臺經濟企業,云賬戶在今年取得“開門紅”。公司董事長楊暉介紹,今年1至2月,云賬戶實現收入232億元,納稅14億元。

去年以來,天津圍繞民營企業關心的市場準入、要素獲取等方面,先后出臺“支持民營經濟發展17條”和“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29條”等措施,進一步激發民營經濟動力和活力。

走進天津鴻寶祥食品科技有限公司旗下的“祥禾餑餑鋪”,各式中式點心琳瑯滿目,消費者絡繹不絕。這個曾經僅40平方米的小鋪子,經南開區扶持孵化,已成長為擁有50余家直營門店和超1萬平方米現代化工廠的天津新消費領域“明星企業”。

2024年,“祥禾餑餑鋪”走出了天津,在北京、呼和浩特開設了品牌店,通過電商平臺向全國各地發出超200萬份包裹。“我們計劃未來兩年內實現京津冀地區門店數量突破200家,在天津建成超4萬平方米的生產制造基地。”天津鴻寶祥食品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楊明說。

民營經營主體增加3.3萬戶、民間投資增長7.6%……過去一年,天津民營經濟發展勢頭持續向好,越來越多民營企業扎根天津,安心發展。

創新引擎助成長

在衛星的“注視”下,地球表面的風云變幻盡收眼底。天津云遙宇航科技有限公司用6年時間,在商業氣象衛星領域占據了一片天。

去年底,“云遙氣象星座”系列12顆小衛星進入中國氣象局綜合氣象觀測系統并實現業務運行。這是商業小衛星數據首次獲準進入中國氣象局業務系統。

成立于2019年的云遙宇航,迄今已發射46顆氣象衛星,是該領域的領軍企業。公司董事長李峰輝說,從“追趕者”到“領跑者”,技術創新始終是企業發展的生命線。

云遙宇航的深空探索,是天津民企堅持創新引領的縮影。《天津市未來產業培育發展行動方案(2024—2027)》提出,大力培育未來產業新生態。在一攬子政策支持下,民營科技企業發展加速。數據顯示,在天津國家高新技術企業、科技型中小企業,雛鷹、瞪羚企業中,民營企業占比均在95%以上。

從馬來西亞進口的榴蓮多日存放后依舊風味醇厚,其保鮮“魔法”來自一家初創企業——天津永續新材料有限公司。

扎根天開高教科創園的這家企業,僅用兩年時間就從實驗室走向了生產線。“天開園內首筆訂單合同、開具首張發票、獲批首筆銀行信用貸款、擁有首個授權發明專利……企業成長的重要時刻,都離不開天開園全生命周期的創業幫扶。”天津永續新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長劉朝輝說。

聯合京冀發布成果供給、技術需求、概念驗證和中試熟化基地“三張清單”,推動京津冀國家技術創新中心天津中心實體化運行,支持鼓勵國有企業向一批科創企業開放應用場景……近年來,天津持續完善科創服務生態圈建設,一批民營科創企業嶄露頭角。

多元貢獻有擔當

在天津,各類民營企業積極投身社會,在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就業、勞動者權益保障等方面作出積極貢獻。

3月初,京津冀(天津濱海)數字游民國際人才港啟幕,首批17個項目需求信息由天津榮程數字游民科技有限公司提供。天津經濟技術開發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局長王安波介紹,這里既有創業項目,也有數字項目,拓寬了數字游民的項目接單渠道。

一些企業結合自身業務實踐,為保障勞動者權益和規范產業發展獻計獻策。作為一家服務新就業群體的科技型企業,云賬戶連續4年7次中標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年度課題,參與《天津市共享經濟綜合服務平臺管理暫行辦法》等行業管理辦法制定,并與高校合作,形成多篇有關平臺零工勞動者權益保障的研究成果。

“期待能通過我們的努力,幫助新就業形態勞動者解決法律關系認定難、權益保障不充分等關切和痛點。”楊暉說。

從“海河基因”到“創新賽道”,發展春潮在津門民企中涌動。天津市發展改革委主任戴永康表示,接下來,天津將弘揚新時代“津商精神”,從做好政策供給兌現和評估工作、打造更好營商環境、進一步構建親清新型政商關系等方面推動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

關鍵詞:


[責任編輯:ruirui]





關于我們| 客服中心| 廣告服務| 建站服務| 聯系我們
 

中國焦點信息網 版權所有 滬ICP備2022005074號-20,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