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金融 >
中信證券秦培景:A股的底部拐點已經確認 建議關注三條主線
2020-04-20 08:42:09   來源:騰訊證券  分享 分享到搜狐微博 分享到網易微博

安信證券陳果預計A股仍將受益于流動性、盈利與風險偏好的持續邊際改善,呈現震蕩向上趨勢,配置上建議消費打底,科技依然作為彈性進攻主線。

一、券商看市

樂觀派:

中信證券秦培景:A股的底部拐點已經確認 建議關注三條主線

A股的底部拐點已經確認,上漲的共識將逐步凝聚:歐美疫情“二階拐點”基本明確,國內基本面底部也已明確,國內政策力度不斷強化。大部分場外資金入場的顧慮會進一步降低,資金入場共振將驅動A股強勢上行。“美元荒”緩解后,海外資金的再配置已重啟半個月,而一季度基本面數據擾動消除后,國內資金的再配置也將重啟。此外,A股二季度的上漲料已開啟,建議緊扣資金輪動,關注三條主線。首先,密切關注政策后續催化下,前期相對滯漲的基建板塊。其次,從科技板塊龍頭中尋找彈性,重點關注5G、云計算、新能源車等主線。再次,堅持以海外業務收入占比低、上游供應鏈/原材料不依賴于進口、全年業績確定性較強的內需驅動組合為底倉。

國盛證券張啟堯: A股已經處在底部區域

我們一直反復強調,A股已經處在底部區域、主要矛盾不在于倉位而在于結構、建議本著“價格比時間重要”的原則積極配置。此前,市場主要矛盾集中在分子端,后續市場主要矛盾將逐漸轉向分母端。沿著主要矛盾由分子向分母的轉變,確定性溢價對內需板塊驅動弱化,建議更加關注對分母端(流動性和風險偏好)更加敏感的周期和科技。一方面,逆周期調節進一步加碼,擴內需、財政信貸放松成為政策對沖重要方向,地產、基建等板塊將受益。另一方面,科技成長仍是中長期主線。后續隨著風險偏好修復、新基建等產業政策集中釋放,科技成長也將迎來新一輪向上。

方正證券胡國鵬:A股市場處于布局階段

市場處于布局階段,在降息預期下可以加大對大金融板塊的配置,中期可持續的反彈取決于全球疫情、國內經濟恢復以及政策力度。4月份以來市場的反彈是普漲性質的,風險偏好的回升主要來自于海外市場的回暖以及穩增長政策的陸續出臺。結構上來看,內需相關的部門如必需消費、醫藥、基建表現較好。可持續的反彈依賴于歐美疫情拐點的持續確認、政策刺激的力度以及經濟恢復的程度。關注三個結構性的機會,重點在不可貿易的內需部門以及降息預期下的大金融板塊,一是降息預期下的大金融板塊,如券商、銀行等;二是逆周期的新基建和老基建,老基建關注建筑、建材、工程機械、軌交設備等,新基建關注5G、數據中心、工業互聯網、特高壓等;三是可選消費的新能源汽車、家電等,日常消費的食品飲料、醫藥等。

興業證券王德倫:行情隨政策春風起舞

政策春風吹,降息預期+市場風險偏好提升,短期市場擁有風險偏好提升窗口期。一季度經濟數據全部落地,3月各項數據較1-2月明顯好轉。階段性市場進入數據空窗期,對政策春風落地開始預期,投資者風險偏好階段性提升窗口期到來。一系列較前期更為明確、細化的政策指向,讓投資者在這個數據出臺后,兩會召開前,擁有政策春風預期,風險偏好提升的窗口期,行情有望隨政策春風而舞。行業配置:“兩頭走”,一頭大創新科技成長方向,“新基建”,把握政策加持的科技基建和民生基建相關投資機會。另一頭布局低估值、高分紅、業績穩的核心資產價值龍頭。窗口期把握確定性的“老舊城區改造”、B2G產業鏈相關機會。

安信證券陳果:恐慌情緒修復,科技將再占優

整體來看,在海外史詩級的非常規貨幣寬松政策之下,以美股為代表的海外風險資產價格出現顯著上漲,而全球流動性充裕對日漸開放的國內金融市場也構成一定推升作用。我們認為雖然短期市場在經歷了一定上漲之后難免會出現一些反復,但是我們堅定認為支持A股中期向上的經濟轉型與資產配置邏輯沒有改變,我們預計A股仍將受益于流動性、盈利與風險偏好的持續邊際改善,呈現震蕩向上趨勢,配置上建議消費打底,科技依然作為彈性進攻主線。近期行業重點關注:新能源汽車、計算機、互聯網、電子、通信、軍工、醫藥、券商等,主題重點關注湖北區域振興等。

粵開證券殷越:重磅會議利好A股,上行空間打開關注三大主線

一季度數據整體偏弱,這在市場預期之內,同時各分項來看依舊存在結構亮點,隨著企業加速復工復產以及需求的復蘇,二季度經濟基本面以及企業業績環比改善的確定性較強。重磅數據的落地使得短期利空有所緩解,疊加外資加碼布局A股,反彈具備有力支撐,助力指數進一步打開上行空間。創業板指彈性較強,上漲速度及幅度大概率會強于主板。滬指在2900點區域附近將面臨一定阻力,一方面這是前期的成交密集區,另外均線系統也對指數上行形成壓力,后續指數上漲將經歷一個逐級抬升的過程。同時值得注意的是,海外公共衛生事件的防空進展依舊是影響市場預期的重要變量,需密切關注相關動態。

廣發證券戴康:A股不卑不亢,“風險溢價頂”后增配科技

3月中國工業增加值有所修復,但下游消費數據整體略弱于中游制造,新冠疫情對經濟增長的負面影響仍較大。當前,由于第三產業占比明顯提升,且就業貢獻率較高,預計“更大的宏觀政策力度”將更多地向消費領域傾斜。業績減記和海外的次生災害仍然對A股有負面影響,但在流動性持續寬松的背景下,A股“盈利底”之后再創“市場底”的可能性很小。A股“不卑不亢”,配置依然圍繞內需內供的主線。“風險溢價頂”逐步確認,科技股經過前期調整估值的吸引力更佳,我們上調科技股為首選推薦,兼顧必需消費以適當控制組合波動率。行業配置:(1)受益“風險溢價頂”&產業邏輯穩固的科技成長(IDC/醫療信息化);(2)相對業績優勢(醫藥/食品飲料/游戲);(3)逆周期政策促基建鏈擴張(建材/電氣設備)。

謹慎派:

海通證券荀玉根:短期反彈后市場仍可能回撤,牛市3浪上漲需等待2大信號

短期反彈繼續,牛市3浪上漲還需等待兩大信號,一是基本面數據回升,跟蹤海外疫情進展和國內高頻經濟數據,二是情緒冷卻到低點,繼續跟蹤成交量、換手率、融資交易占比等指標。市場反彈繼續,仍是底部區域的區間震蕩。外需不足時內需補,目前聚焦穩健的新基建和消費,未來趨勢重啟時科技和券商更優。

天風證券劉晨明:A股大概率脈沖式反彈 持續性和高度或不如一季度

目前A股市場底部的邏輯不變。但大概率是脈沖式反彈,持續性和高度都不如一季度。一方面,宏觀流動性繼續寬松,但微觀流動性的邊際變化上,難以回到一季度尤其是2月(近期成交低迷、科技ETF持續凈贖回、公募基金發行環比回落);另一方面,歐美疫情拐點可能帶來悲觀情緒修復(比如消費電子和新能源車的反彈),但全球經濟至少一個季度的停滯對業績的實質影響,仍然需要時間和股價的震蕩來消化。

新時代證券樊繼拓:等待更好的時點

指數層面,當下不宜追漲,可以等待更好的機會,布局政策超預期或經濟復蘇超預期不宜太著急。一方面,政策預期驅動的行情最近10年級別都比較小,投資者更關注實體經濟實際的數據,所以其影響大多將集中在政策出臺的右側,而不是左側。另一方面,前期市場的反彈背后是配置型資金的入場和趨勢性資金的離場,類似的情況2018年Q3-Q4、2019年5-8月都出現過,這兩次都是震蕩底,而不是V形底。

行業配置建議:近期利率開始快速下行,可能會帶來部分關注股市分紅的配置資金,建議關注低估值和存在高分紅潛質的板塊,金融地產板塊、部分現金儲備充分的周期板塊可以適當關注。從基本面來看,建議關注國內消費。近期多個地方政府出臺了穩定消費的政策,我們認為,類似的政策可能會繼續出臺,對消費的正面影響大概率還沒結束,建議繼續超配,并重點關注可選消費。

二、券商推薦板塊

關鍵詞:


[責任編輯:ruirui]





關于我們| 客服中心| 廣告服務| 建站服務| 聯系我們
 

中國焦點日報網 版權所有 滬ICP備2022005074號-20,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