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環球 >
科普 | “五不”早期識別孤獨癥 三歲前康復訓練至關重要
2025-04-02 16:11:13   來源:央視網  分享 分享到搜狐微博 分享到網易微博

據統計,我國孤獨癥患者已超1300萬人,發病率約為1%,并且男性多于女性。醫學專家表示,孤獨癥患兒三歲前的康復訓練對于改善癥狀至關重要。

專家介紹,孤獨癥有“五不”早期識別法,如果孩子出現以下行為,家長需要警惕。

北京大學第六醫院兒童病房主任曹慶久介紹,第一個“不”叫做不看或者少看,也就是說他和你交流的時候,他和你眼神對視就很少。第二個“不”叫做不應或者少應,你喊他的時候,孩子和你沒有相應的回應。第三個“不”叫做不指,比如說有的孩子有需求的時候,就指這個東西我要拿這個或那個,但是孤獨癥的孩子這種指的也會少一些。第四個“不”就是不語或者少語。最后還有一個“不”就是不當,包括他會有重復的一些行為,刻板的行為反復地打頭或者說原地轉圈。

北京大學第六醫院兒童病房主任曹慶久介紹,第一個“不”叫做不看或者少看,也就是說他和你交流的時候,他和你眼神對視就很少。第二個“不”叫做不應或者少應,你喊他的時候,孩子和你沒有相應的回應。第三個“不”叫做不指,比如說有的孩子有需求的時候,就指這個東西我要拿這個或那個,但是孤獨癥的孩子這種指的也會少一些。第四個“不”就是不語或者少語。最后還有一個“不”就是不當,包括他會有重復的一些行為,刻板的行為反復地打頭或者說原地轉圈。

目前,孤獨癥還沒有有效的治療藥物,康復訓練是改善癥狀的有效方法。

曹慶久介紹,如果早期開始做康復訓練,特別是三歲之前能夠開始訓練,對于減輕他的核心癥狀還是特別重要的。這些孩子經過訓練之后,很多孩子可以正常上學。

研究顯示,高齡父母、孕期感染、孕早期不良用藥或接觸化學物質等因素有可能增加患孤獨癥的風險。

曹慶久介紹,80%可能都和遺傳會有關系,它是遺傳和環境交互作用所導致的一種疾病。孩子一般在出生之后就會有一些異常,可能三歲之前就會表現出癥狀。

關鍵詞:


[責任編輯:ruirui]





關于我們| 客服中心| 廣告服務| 建站服務| 聯系我們
 

中國焦點信息網 版權所有 滬ICP備2022005074號-20,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