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網購變得越來越稀松平常了,大家幾乎都會在各大平臺選購日常所需的各種商品。當然了,網購也不是每一次都會讓大家心滿意足,偶爾會出現退換等情況。這就給了不法分子可乘之機。這些不法分子會設置包括“虛假客服”、“中獎免單”、“病毒短信”、“假紅包”等在內的陷阱,誘導消費者上當,達到騙取錢財的目的。
相關資料顯示,諸暨的李某曾在10月份收到”快遞客服”的電話,說其網購快遞丟失,愿意為其賠付30元。這件事與李某網購經歷相符,所以,李某按照對方的指示,申請了某平臺500元額度的“備用金”產品,并退還對方賬戶470元。
辛女士也曾因客服理賠而身陷貸款陷阱,今年8月份,辛女士收到了5月奶瓶訂單的客服反饋,對方表示因為產品質量問題,有意向辛女士理賠500元。此后,辛女士在對方的引導下,先后在各大信貸機構貸款,并將這些錢轉給對方指定賬戶。當辛女士反應過來報警時,已經損失近20萬元。
作為微博旗下專業的信貸服務產品,微博借錢發現這些騙局中的受騙者,多存在金融知識欠缺、貪圖便宜、反詐意識薄弱等明顯特征。李先生之所以會受騙,是由于他對“備用金”產品的認知不足,所以才會誤將“500元”當作“假客服”賠付的錢款。事實上,包括支付寶、微博借錢等在內的平臺均有推出“備用金”服務,這個“備用金”其實一種短期小額借貸產品,涉及個人征信,并不是某些平臺客服的所有資金。
在個人征信等同于個人“經濟身份證“的當今社會,無信者真的是寸步難行。一旦個人不良信息進入征信系統,將會影響個人信用記錄,并對生活出行造成影響。就拿個人借貸來說,若逾期或者不還等情況嚴重者會被列為“老賴”,該人群外出無法購買高鐵、火車、飛機、輪船等票務,個人任職資格審查也將無法過審,并且無法出國旅游或者求學,甚至會影響未來孩子上學。
還有就是關于個人征信能否修復的問題,也有不少騙局是關于此類信息的。微博借錢了解到的官方信息是,個人征信由中國人民銀行征信中心統一管理,任何機構和個人無權擅自刪除真實無誤的信用記錄。
網購陷阱或許還會繼續發生,微博借錢鄭重提醒大家,像李某和辛女士的遭遇絕對不是個例,大家一定要珍惜個人征信,切勿盲目借貸,不要一時疏忽,讓個人征信為不法分子提供行騙的便利條件。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本站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 聯系郵箱: 5855973@qq.com
關于我們| 客服中心| 廣告服務| 建站服務| 聯系我們
中國焦點日報網 版權所有 滬ICP備2022005074號-20,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