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國內最大的技術藍領服務平臺—魚泡網,注冊用戶突破2900萬,意味著魚泡網每年可向工程建筑、裝修、物流、制造業等勞動密集型行業,輸送勞動力1.5億人次,創造近3億個就業機會,魚泡網是靠什么獲得了廣大工友用戶的認可?
關鍵詞(一):效率
魚泡網用四年時間積累了2900多萬用戶,依靠平臺機制及算法精準構建用戶畫像,用4年多的時間,從“多”和“準”兩個維度全面升級線下傳統的招工找活模式,大幅提升了招工找活效率,實現了技術勞動力跨行業跨地區的高效靈活調配,最大化社會資源使用效率,創造了巨大的社會價值。
李顯田(化名),42歲,是一名北京本地的裝修水電工人,在沒有用魚泡網之前,找活主要依賴當地熟人圈子,可選擇空間不大,而且待業時間長,平均1個月里有10天是沒有活兒干的。用魚泡網找工作的3年多來,給他最深的一個感受就是找活兒變得容易了,1天之內就能接到適合自己的新活兒。現在只要身
體扛得住,一年365天,天天都能有活兒干,收入自然也就上去了。為此,他還寫了一首詩:“人在家中坐,活在魚泡找,工作不用愁,記工沒煩惱”,贊嘆移動互聯網時代的便利,魚泡網確實給普通勞動者帶來了實惠。
同樣是魚泡網老用戶的王長舉(化名),49歲,祖籍四川,19歲就跟隨村子里的男青年一起來到了南方闖蕩。從工地小工做起,后來開始組織身邊的工友,游走于各大建筑工地,零散地承接一些小項目,干起了“包工頭”,憑著一張“利嘴”,王長舉在廣州熟人圈子越滾越大,也積累起了大量的人脈資源。2019年,王長舉在廣州已經擁有了一支30多人的施工隊伍,但隊伍非常不穩定。不同于工人找活,他不光需要自己跑關系接新活,因為隊伍不穩定還可能隨時面臨人員緊缺的囧境,臨時四處找人。后來在工友的推薦下,王長舉開始使用魚泡網,不管是接活還是找工人,王長舉都能很嫻熟地操作。他說:“現在萬事不求人咯,不用跑關系也能拉到活,還能快速找到相對短缺的技術工人,選擇面也更廣了,整個隊伍素質也上去了”。言語間流露出一絲欣慰和得意。
關鍵詞(二):信任
過去4年,魚泡網招工找活解決了雙邊用戶最剛性的效率需求,接下來,魚泡網將更加注重用戶對信息質量、協同交互、信用體系及權益保障等體驗的提升。
“記工記賬”是魚泡網推出的面向建筑工友免費使用的一款工具APP。其豐富的記工模板,完整、真實且準確地覆蓋了各工種記工需求,操作簡單便捷,工時薪酬自動核算,實時共享對賬,數據云端存儲永不丟失。
在河北唐山務工的張師傅,是“記工記賬“推出以來的最早一批用戶。據他介紹,以前他用筆記本記工,很容易丟,最后成了一本”糊涂賬“,結賬時,時常跟老板鬧得不愉快。現在好了,玩手機的時候就能把賬記了,還不會丟失,月底自動核算,可以跟老板共享實時對賬,一目了然,關鍵還免費。現在他一直在推薦身邊朋友使用,希望把好東西分享給大家。
據了解,現在記工記賬每天可產生近百萬條數據,除此之外,魚泡網后續推出的“水印相機、電子合同、考勤打卡、協同管理”等一系列輔助工具,也全部免費面向工程建筑行業使用,進一步沉淀雙邊全生命周期數據,這些數據將作為“生產原料”輸送到算法部門,產出對用戶和信息的基本信用評價,并配合平臺機制的不斷優化設定,來打造用戶信任的安全交易平臺,幫助重塑行業信用生態。
“工具本身的價值只在于管理能力和作業效率的提升,而其背后的數據沉淀才是滋養平臺信任土壤的養分。用深厚的數據積累持續面向技術藍領傳遞普惠型價值,是從另一個維度對魚泡使命的定義”。魚泡網創始人周峰如是說。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本站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 聯系郵箱: 5855973@qq.com
關于我們| 客服中心| 廣告服務| 建站服務| 聯系我們
中國焦點日報網 版權所有 滬ICP備2022005074號-20,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