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城攬勝圖》活態影像首展
收藏于甘肅省博物館的《金城攬勝圖》是迄今為止已發現保存最為完好,也最能完整反映出蘭州古城形象的畫作。該作出自清末民間畫師之手,展現的是當時蘭州府治所在地——皋蘭縣城的山川形勝、城廓面貌,從中也可以窺見明清兩代社會的進步、主流社會的文化導向、生活情趣等內容,為挖掘整理蘭州的歷史文化提供了最生動直觀的資料。
作為本次主題論壇的重頭戲,甘肅省博物館在線首發了長達五分鐘的《金城攬勝圖》活態影像,向觀眾展示了蘭州的古風勝景。畫作中的黃河、城廓、南山、衙署、城樓、寺院、園林、橋津、水車、筏子等景物,通過3D建模立體還原,栩栩如生,歷歷可見。甘肅省博物館副館長班睿表示,影像還原只是《金城攬勝圖》活態展示數字化保護項目的一部分,在博物館內展示時,畫作中的每一處建筑和景點都是可以被“打開”的,觀眾只需動動手指,就能穿越時空與歷史對話。
班睿透露,在《金城攬勝圖》活態展示的背后是一個龐大的數據庫,他們調閱了大量的蘭州市老照片和歷史測繪數據,將清代晚期蘭州市整體布局、城市街景、早期工業以及非物質文化遺產等全部進行了數字化的呈現,為甘肅省博物館在大型平面類文物展示利用上進行了一次突破性的探索。
近年來,甘肅省博物館依托優勢資源,開展了大量的文物數字化保護項目,形成了 1200 多件(組)的文物三維數據庫。此外,甘肅省博物館創新引入社會力量,和文博行業知名企業上海建為歷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共建數字化展廳。“我們充分利用先進的數字化手段,對文物資源進行多平臺的展示利用,真正讓文物資源活起來,讓文物走進千家萬戶。”班睿如是說道。
“云上博物館”或成新常態
伴隨互聯網技術的升級迭代,以及新冠疫情持續反復所導致的閉館、限流,“云傳播”已成為博物館向公眾提供文化產品和服務的重要途徑。曾任國家文物局博物館處處長、博物館司副司長、政策法規司司長、文物報社社長,現北京魯迅博物館(北京新文化運動紀念館)學術委員會主任李耀申研究員認為,“云上博物館”或成為未來的新常態,如何增強行業與大眾媒體、互聯網平臺的互動,將是博物館“云傳播”提質增效的關鍵。
新冠疫情以來,故宮博物院、中國國家博物館、敦煌研究院、三星堆遺址等眾多文博機構、遺產重地在閉館狀態下陸續開啟“云觀展”模式,將實體展覽、社教活動、文創產品,乃至考古發掘、文保工地等搬至“云”上,極大地激發了觀眾的興趣和熱情,成為了大眾文化生活中的熱點事件。與此同時,行業在探索“云傳播”的過程中也暴露出了一些遺憾和短板。李耀申指出,原創內容的缺失、呈現方式的單一、受眾定位的模糊等現實問題,是造成觀眾體驗和傳播效果欠佳的主要因素。
2020年初,國家文物局通過“博物館網上展覽平臺”,分六批發布了全國31個省份的400余個網上展覽項目,涵蓋在線虛擬展覽、數字全景展廳、博物館大數據平臺、文物數字化展示項目等多種類型,力爭“閉館不閉展,服務不缺位”,受到公眾歡迎和好評。兩年來,各地文化遺產地、考古研究機構等也紛紛推出云傳播項目,日漸成為新時代文化遺產傳播的快速路和主渠道。
通過對一批優秀的云展示、云直播、云講解節目的分析,李耀申總結歸納出“云傳播”過程中的“流量規律”。“其一,5分鐘以下時長的短視頻,更容易受到互聯網受眾的追捧,也更適合網絡傳播;其二,好的創意策劃,一定要有成熟的形態作為支撐,方可形成穩定的文化產品傳播品牌;其三,應突破傳統展覽數字化采集,實現知識獲取與按需傳播、個性化定制與交互式體驗相結合。”李耀申強調,做好做強博物館及文化遺產的“云傳播”,還需要適應移動互聯、大數據、5G通訊、人工智能等技術進步給人類文明傳承發展帶來的深刻變化,深入探索、勇于創新。
探索打造博物館元宇宙社區
數字化已成為博物館的新趨勢,越來越多的文博機構也開始涉足數字藏品領域,未來的博物館如何面對和迎接即將到來的元宇宙風暴,亦是近來業界討論最多的話題。
在主旨演講環節,上海建為歷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展覽展陳事業部總監黃金星則暢談了他對的未來博物館打造元宇宙社區的設想,“我們理解的元宇宙社區是讓不同博物館之間的界限更加模糊,通過增強現實等技術打通線上和線下空間,沖破觀眾與文物之間那道玻璃的阻隔,實現跨越時空與歷史對話。”
在5G和傳感等技術應用下,元宇宙社區將通過“人—物—館”互聯互通互動,實現虛擬映射與現實世界的交互融合。黃金星表示,在元宇宙社區中,每一位觀眾都將是一位“玩家”,他們對探索文物背后故事的興趣將更加濃烈,進而更愿意去發現和學習,這將完全顛覆傳統枯燥的觀展體驗和單向輸出的公眾教育模式。他還指出,打造博物館元宇宙社區的意義,不單單是為“玩家”提供探索和交流的平臺,也讓知識共享成為了可能,并賦予博物館更豐富的“打開方式”,將“逛博物館”真正地融入到每個人的日常學習和生活之中。
元宇宙社區的實現并非一蹴而就,當下首要的一步便是盡快集結社會力量,形成“博物館+”的新生態。其中,除了文博行業本身之外,博物館需要打開大門,主動擁抱科技、金融、收藏、教育、新媒體、文化服務等行業領域,實現融合共建,為將來的元宇宙社區奠定生態基礎。
云上夜游“五涼文化展”
5月18日當天,“大道攸歸:五涼文化展”在甘肅省博物館正式開幕,該展由甘肅、新疆、青海、陜西、山西、寧夏、四川七省(自治區)的22家文博單位聯合舉辦,展出文物237件(組)。展覽立足“一帶一路”文化繁榮的大背景,運用多手段、多角度、多維度,以物證史、以圖講史,用考古新發現和最新研究成果,講述五涼背景下焦點人物和重要歷史事件,讓文物“活”起來。此次展覽匯聚了青銅器、簡牘、鎮墓罐、畫像磚、造像塔等大量文物,不少文物都是首次向公眾展示。甘肅省博物館副館長班睿和上海建為歷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副總裁李曉武通過“云上夜游”的浪漫方式,帶領觀眾走進五涼歷史,感受河西走廊和絲綢之路的燦爛文明。
東漢 銅車馬儀仗俑隊 甘肅省博物館藏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本站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 聯系郵箱: 5855973@qq.com
關于我們| 客服中心| 廣告服務| 建站服務| 聯系我們
中國焦點日報網 版權所有 滬ICP備2022005074號-20,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