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滾動 >
希沃,以科技創新探索未來教育
2022-05-10 17:11:53   來源:壹點網  分享 分享到搜狐微博 分享到網易微博

今年2月,《教育部2022年工作要點》明確提出實施教育數字化戰略行動,建設國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務。從教育信息化到教育數字化,教學場景會發生哪些改變,將有哪些新要求?對教育工作者而言,教、學、管、評將變成什么模樣?在5月9日的2022希沃新品發布會上,希沃給出了教育數字化創新發展的答卷。

此次線上發布會,希沃展示了包括革新硬件、優化軟件、升級服務在內的全方面解決方案,用數字化技術讓虛擬與現實互通,讓教學與反饋相連,抓住數字化變革機遇,助力教育高質量發展。

教學場景數字化

之前,教育信息化1.0注重數字校園硬件和設施建設。在三通兩、義務教育薄弱校改造和區域教育信息化試點等項目推動下,信息化基礎設施建設趨于完備,并迎來從“有”到“用”的轉變。

當下,5G、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的應用,以及系統、數字資源、智慧校園、創新應用等新型基礎設施的持續建設,成為教育數字化轉型的核心要素。這不僅要求優化升級數字化的學習環境,還要求打造智慧教育公共服務,通過信息化設備和數據的融合融通,促進教育數據的貫通共享,并面向學生、教師和學校建立數據應用和分析模式。

如何以高科技產品重塑學校數字化教育?如何推動智慧教育多維空間的全面落地?

智慧黑板、云板、記易黑板、智慧講、高中學習機、電子學生證、希沃錄播、桌面VR交互一體機……十年來,希沃以一塊“屏”為起點,在學生學習、教師教學、學校管理等方面打造了多場景的校園文化。

在鄉村教學點,老師同學在“云端”相遇,共同體會音樂美術課堂的精彩。在職業教育學校,與以往學生在面觀看教學視頻不同,借助希沃桌面VR交互一體機,師生可以身臨其境,在教室內獲得和真實世界一樣或者相近的實訓體驗。

相比“大數據”,課堂等小場景中產生的數據規模較小。希沃基于統一底層賬號體系,把教學中的單個場景、單個應用和單個教育環節中產生的數據一一打通,基于教與學的小數據分析,讓學校的學情和管理更加科學化、教師教學更加精準化、學生學習更加個化,為創新教育評價賦能。

在鄉村教學點,借助錄播設備,學生可以體會到快樂生動的音樂課堂

清華大學人工智能實驗室

行而不輟,履踐致遠。談及未來探索,“教育數字化也有其發展規律,要實現教育數字化的長期目標,或許會經歷幾個步驟:從數據采集到數據分析再到模型應用。”希沃多媒體產品監黃柏林坦言,高效率的“數據采集與處理”將會成為教育數字化認知升級的關鍵觸發點。

教學過程數字化

教育數字化轉型探索除了需要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還要求從推進課堂教學過程數字化、培養以數字能力為基礎的新型能力、數字技術賦能創新教育評價、形成可持續發展文化和多部門協同機制這五個方面進行路徑實施。

其中,個人備課和集體備課是教師工作流程中的兩個重要環節,也是教育數字化轉型教師數字能力培養的要點。為了縮短教師備課時長,希沃從2019年開始創建課件庫,幫助老師減少查找資源的成本,課件庫中所有的課件都來自于一線老師的持續共創。

在希沃白板中,能夠看到老師們的不斷付出,其中一位努力的“60后”教師共享了556份課件,影響了103萬名老師。目前,希沃白板中的課件已經有上億次獲取,影響了全國550萬名老師。

該軟件開發的背后,是研發人員打造出的算法機制的力量。“通過課件質量、原創度等多維度的算法評估,我們淘汰了將近40萬份課件,以確保課件庫的整體質量。”希沃軟件產品經理劉霄翔說。

曾經的教師集體備課情形是這樣的:大量的紙質文件導致數據無法沉淀、評價無法量化、過程無法管控……現在,借助希沃白板集體備課軟件,教師備課組可以針對一節課的教學設計材料進行實時研討和打磨,對教案和課件的批注也更有針對。以前,這些研討內容可能依靠口頭和紙筆來留檔,一個人講一個人記,信息也存在失真的情況。如今,在軟件上,教師評論研討、修改打磨的所有過程數據都將被沉淀下來,形成寶貴的校本資源。

傳統的教師集體備課

教師線上集體備課

教師發展數字化

教育信息化發展對教師的專業發展提出了新的要求。近年來,教師的信息化教學能力越來越重要,成為創新教學模式、促進創新教學改革的核心力量。

從信息化到數字化,對教育工作者而言,教、學、管、評將變成什么模樣?

“隨著教育數字化變革,教師肩負著前所未有的重要責任。為了適應這種技術密集型的教育實踐,教師除了要在思想觀念上做出轉變之外,更重要的是切實提升自身的信息素養。”華中師范大學人工智能學部教授、博士生導師鄭旭東說。

如今,隨著全國各地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的提升和個人影響力的積累,教師們需要更大的舞。2021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高等教育創新中心為世界各國的教育工作者介紹中國的教育信息化建設成果,“希沃杏壇”導師毛方吉和秦嶺也參與其中。在兩位老師的精心準備下,這一系列的國際線上直播課覆蓋了50多個國家,吸引了世界各地數千名教育工作者參加。

毛方吉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高等教育創新中心邀請,為世界各國的教育工作者介紹中國的教育教育信息化建設成果

從建立信息技術能力、提升學科融合能力、成為信息化導師再到成為標桿名師,“希沃愿意成為教師進步的階梯,一步一步將老師們送上更高的舞。”希沃教師發展中心監肖瑤坦言。目前,希沃通過打造教師信息化應用能力發展體系,服務了超過470萬教師用戶,培養出了1000多名信息化應用導師;為教師們提供不同的支持和服務,共同構成希沃自建的信息技術應用能力發展體系。

可以看到,在教學、教研、管理、教師成長甚至是特殊教育等方面,信息化都在潛移默化地改變著教師的思想和行為習慣,讓他們從對信息手段的陌生發展到逐漸走向常態化應用。教育之路任重而道遠,希沃也會繼續牢牢抓住教育數字化轉型機遇,探索未來教育的更多可能。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關鍵詞:


[責任編輯:ruirui]


*本網站有關內容轉載自合法授權網站,如果您認為轉載內容侵犯了您的權益,
請您聯系QQ(992 5835),本網站將在收到信息核實后24小時內刪除相關內容。




本站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 聯系郵箱: 5855973@qq.com
 

關于我們| 客服中心| 廣告服務| 建站服務| 聯系我們
 

中國焦點日報網 版權所有 滬ICP備2022005074號-20,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