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以來,我國始終把教育擺在優先發展的戰略位置,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占國內生產總值比例連續保持在4%以上,優先向農村地區、邊疆民族地區、革命老區、邊遠貧困地區教育發展傾斜,城鄉義務教育一體化穩步推進,區域、城鄉、校際差距逐步縮小。
當前,我國義務教育再次站在了新的歷史起點。前幾日,國務院教育督導委員會印發《關于公布通過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國家督導評估認定縣(市、區、旗)名單的決定》,公布了2021年通過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國家督導評估認定的縣名單,共94個縣正式通過義務教育基本均衡發展國家督導評估認定。至此,我國31個省(區、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的2895個縣都實現了縣域義務教育基本均衡發展。
這是我國義務教育發展中的又一重要里程碑。“推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和城鄉一體化是一項重大任務,目前全國所有縣(市、區)都通過了國家義務教育基本均衡督導評估驗收,下一步將從基本均衡向優質均衡邁進。”教育部相關負責人稱。
新時期教育公平實現新跨越,互聯網等新基建的普及也“讓億萬孩子同在藍天下共享優質教育”成為現實。教育科技企業研發創新的優質教育資源也得以普及性匹配。
來自內蒙古的三個小學生Lucy 、Joy 和Pearl組成草原隊,有機會和來自全國的孩子,共同參與一項既能快樂學英語又能認識學伴的活動——“玩轉英語,用iEnglish”第二屆全國ETP大賽。去年秋天,她們的身影就出現在首屆全國ETP大賽北京復賽的現場。
無獨有偶。不少大涼山深處孩子的信息也出現在了第二屆全國ETP大賽中。3月初,托普朗寧和中國扶貧基金會剛剛完成對涼山彝族自治州昭覺縣民族中學和越西縣越西中學的公益捐贈,iEnglish類母語英語學習訓練系統就是核心捐贈設備。
iEnglish相關負責人曾表示,在實地考察中,發現邊遠、山區以及少數民族地區的孩子稀缺的不再是教室、課桌椅、書包教材等“硬件”設施設備,與一線城市相比,除了師資外,更匱乏的反而是優質的教育資源以及與之匹配的學習和使用方法。
當前,第二屆全國ETP大賽已經進行到排位賽的后半段,而只要擁有網絡和iEnglish設備,就能參與其中。iEnglish相關負責人說,今年的活動分排位賽、復賽和總決賽三個階段,全部在線上進行,這也吸引了更多來自邊遠地區孩子的參與,目前有超過20萬的孩子報名了今年的活動。
據了解,iEnglish是由托普朗寧創新性推出的一款智能學習系統,首次提出英語“母語式學習解決方案”。依托海量的英文素材,搭建了類母語的語言學習環境,幫助孩子們在課余和家庭教育場景中,自主閱讀,通過不間斷的每天30+分鐘的堅持學習,養成興趣,自然習得英語,掌握自由閱讀和對話世界的能力。效果已經得到國內外數十萬用戶的印證。
在復雜語言環境中,不間斷進行海量可理解性輸入輸出練習,被認為是習得一門語言的唯一正確方式,這正是iEnglish的基礎底層。而快樂學習,興趣引導也是能夠讓孩子們持之以恒的動力。
全國ETP大賽就是依托iEnglish設備中寓教于樂的模塊之一ETP(English Through Play)板塊創新而來。打開ETP板塊,學習者可以在系統真人發聲(單詞或者詞組的讀音)、實物以及實物圖形化的信息環境中,將聲音信號和實物、圖形不斷匹配,不間斷的輸入到大腦中,直至這些信息在大腦中自然結合,形成理解和認知,然后手指輕觸系統中的圖形完成練習動作。
這些理解和認知,沉淀在用戶大腦中,無須“翻譯”過程,直接輸出和應用,貼合語言習得的母語化思維。這種方式既訓練了孩子的感覺統合能力以及學習專注力,同時又集趣味性、競技性、知識性和能力鍛煉為一體。據悉,ETP板塊也被稱為英語學習版的“大家來找茬”。
全國數十萬的孩子參與其中,并在類母語的環境中快樂學習,正是新時期科技優化教育資源配置的縮影。一項項政策的落地,一套套基礎設施的普及完善,一個個科技成果的出現,為教育資源配置的不均衡問題提出了解決方案。
教育部科學技術與信息化司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6.4萬個教學點實現了設備配備、資源配送、教學應用的“三到位”,惠及400多萬偏遠地區孩子。2022年3月,國家中小學智慧教育平臺正式上線運行,其中包括19個版本、452冊次教材的課程教學資源共19508條,可供廣大師生自主免費使用。
這些行動的落地,提供的教育資源和精神源泉,將持續推動教育公平的大跨步發展,幫助每個孩子公平的享有教育的機會和優質的資源,構建更為強大的看見未來、迎接未來的能力。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本站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 聯系郵箱: 5855973@qq.com
關于我們| 客服中心| 廣告服務| 建站服務| 聯系我們
中國焦點日報網 版權所有 滬ICP備2022005074號-20,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