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許多人的體檢報告上都曾出現過“輕度脂肪肝”的提示,但由于身體未感不適,經常有人認為這樣的“輕度”癥狀“無關緊要”或“可以自行逆轉”,并沒有加以重視。然而,脂肪肝早期雖沒有較多明顯癥狀,但若長期得不到控制,則容易發展成脂肪性肝炎、肝纖維化、肝癌等,嚴重者甚至會危及生命。
近期,在一次特別訪談中,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人民醫院的消化科主任陸倫根教授曾就“脂肪肝對人體健康的長期影響”及其科學診療路徑等話題進行了深度解讀,為幫助更多病患群體了解相關專業知識,現將訪談內容摘錄如下:
本期訪談嘉賓:陸倫根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人民醫院消化科主任,教授,博士生導師
• 中華醫學會肝病學會副主任委員、上海市肝病學會主任委員、中國醫師協會消化分會委員,上海市醫師協會消化分會委員兼秘書長、中國醫學裝備協會和中國醫促會消化病分會常委及中國肝炎防治基金會理事等職。
• 獲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首屆“國之名醫”、上海市優秀學科帶頭人和上海市領軍人才。獲發明專利2項。以主要完成人獲國家科技進步成果二等獎1項,上海市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三等獎3項,上海醫學科技二等獎1項,中華醫學科技三等獎2項,教育部二等獎2項和華夏二等獎1項。
•《J Clin Transl Hepatol》、《中華肝臟病雜志》、《國際消化病雜志》、《肝臟》和《實用肝臟病雜志》副主編,《J Dig Dis》、《中華消化雜志》和《胃腸病學》等10余份雜志編委
• 主編7部專著,參編30多部專著。發表論文600多篇,其中SCI收錄論文130多篇,組織編寫《肝纖維化診斷和治療共識》和《膽汁淤積性肝病診斷和治療指南》。
• 主持科技部“863”、“973”、“十一五”、“十二五”和“十三五”及新藥創制重大專項課題9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7項及上海市課題8項。
問題 1:陸主任您好,以您所在的消化科情況來看,來就診的人之中,脂肪肝患者占比多少?其中又有多少是NASH(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以及NASH合并肥胖的患者?
陸倫根主任:
近幾年,根據我院消化科門診情況來看,脂肪肝患者較多,且患者人群呈增長趨勢。
在我院消化科門診所治療的疾病,包含胃腸道疾病和肝膽胰相關的疾病,在此背景下,前來就診的肝病患者約占20%。而在所有就診的肝病患者之中,NASH(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患者占比更多,約80%,這是因為這類患者往往更容易出現肝生化指標異常,許多還同時伴有肥胖和糖尿病等代謝性疾病相關情況。
問題 2:從專業的角度來看,脂肪肝對患者長期健康帶來的風險會有哪些?
陸倫根主任:
脂肪肝對患者長期健康帶來的風險主要包含兩個方面:1. 肝臟本身發生病變的風險 2. 肝臟以外其他器官發生病變的風險。
關于肝臟本身,我們知道,脂肪肝如果不積極治療,往往會發展為脂肪性肝炎、肝纖維化甚至肝硬化,有一部分患者在此基礎上還容易發生肝癌,最后導致肝衰竭或死亡。
而就肝臟以外的其他器官而言,脂肪肝患者常伴有代謝相關的問題,如高脂血癥、糖尿病和肥胖等,這些危險因素可能會導致患者更易出現心腦血管相關的問題,這些都會增加心腦血管相關疾病發生的風險,嚴重者也可能會造成患者的死亡,這也是這些患者主要的死亡原因。
問題 3:既然脂肪肝對健康的影響如此嚴重,目前臨床上對于脂肪肝的主要干預和治療手段有哪些?
陸倫根主任:
目前國內外對脂肪肝還沒有正式獲批上市的特效藥,因此我們現在的治療和干預手段主要為健康宣教、控制飲食及運動治療等,同時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也會輔助其他藥物進行相應的對癥治療。然而,這些方法通常只對部分患者有效,對大多數患者而言治療效果并不樂觀,遠遠達不到臨床醫生和病人的需求,因此我們也一直在尋求更好的藥物和治療手段。
比如我們現在已知,有些非藥物類的治療方式,如代謝減重手術,以及像糖吉“胃轉流支架系統”這樣通過內鏡介入手段進行治療的手段等,也有很好的臨床應用前景。
問題 4:您認為糖吉“胃轉流支架系統”會成為一種全新的治療方式嗎?您對這種新療法持怎樣的態度?
陸倫根主任:
正如我剛才所言,對于脂肪肝,我們一直都在尋找新的治療藥物和治療方法,而對于新的治療方法,我認為應該滿足以下幾點:1.病人可接受 2. 簡單易用 3. 療效確切 4. 無不良效果,對病人的傷害小。
在我看來,糖吉“胃轉流支架系統”介入手術就能夠滿足以上幾點,這項新療法對脂肪肝治療安全有效,對提升患者的生存質量、延長壽命等都有較大好處,因此我也非常期待它能夠早日用于臨床病人的治療,從而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及其相關代謝性疾病患者的治療帶來福音,也給這些患者帶來新的健康希望。
問題 5:您會在臨床上為哪一類的脂肪肝患者推薦采用“胃轉流支架系統”進行治療?未來您是否愿意在相關學術會議中對“胃轉流支架系統”這種新療法進行宣講?
陸倫根主任:
從“胃轉流支架系統”的治療原理、實施方法以及療程等方面來看,它是安全有效治療脂肪肝及其代謝相關疾病的新技術和新方法,是一項很有前景的治療手段,適合用于藥物及常規飲食和運動治療效果不理想的患者。
目前,已有許多媒體報道過“胃轉流支架系統”治療代謝相關疾病的事件。這是一個很好的治療方法,安全且有效。我當然也希望有更多醫生、患者知道這樣的新技術和新方法,從而有助我們更好地治療脂肪性肝病。
理論上講,這項療法可行、有前景,病人也易接受,我愿意在后續的相關學術會議上對其進行宣講和推廣,使更多的患者早日康復。
結語:
近年來,脂肪肝已迅速躍升為一種常見肝病,并與肥胖、2型糖尿病等代謝綜合征密切相關,成為影響全球人群健康的公共健康問題。如陸倫根教授所言,由于國內外尚無特異性治療脂肪肝的藥物被批準上市,通過生活方式干預改善代謝綜合征及其相關并發癥也效果欠佳,因此臨床上始終在尋找針對脂肪肝的全新治療藥物及方法。
此時,像“胃轉流支架系統”這樣“易于被患者接受、簡單易用、療效確切”的新技術出現,無疑值得被醫患群體及大眾關注,其先進的科學療法,以及陸續開展并被證實行之有效的臨床研究成果,已為眾多脂肪肝及相關代謝性疾病患者群體帶來了新希望。
后續我們仍需對脂肪肝的發病機制持續加深認識,關注新興技術及藥物的研發和臨床成果,期待未來有更多新的、有效的治療手段來進一步完善脂肪肝相對困頓的治療現狀。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人民醫院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人民醫院始建于1864年,史稱“公濟醫院”,英文名Shanghai General Hospital,為當時國內規模最大的西醫醫院,也是全國建院最早的西醫綜合性醫院之一。醫院“一院兩址”,分設虹口和松江兩部,同時全面接管嘉定江橋醫院。新冠疫情期間,派員任全國第一支援鄂醫療隊領隊和專家組組長,涌現出全國優秀共產黨員、全國勞模等一大批先進典型,受到黨和國家以及上海市領導的充分肯定。獲第六屆“全國文明單位”和“全國紅十字模范單位”榮譽稱號。國家三級公立醫院績效考核獲A++最高考評等級,在全國2413家三級公立醫院中位列綜合醫院類第12名,上海第3名。
胃轉流支架系統介紹
“胃轉流支架系統”是一項由糖吉醫療自主研制的面向代謝性疾病領域的創新技術。
該技術借鑒減重收益最大的胃旁路術(RYGB)(減重外科代謝手術中的一種)原理,以微創介入的方式,通過胃鏡在十二指腸及空腸上段置入一個套管隔離食糜,置入后,來自胃內的食糜由套管腔內通過,膽汁及胰液等隔離在套管外,使得膽汁胰液和食物“分流”于遠端匯合,減少了對食物的消化吸收。
由于食物被“分流”,該部位消化管黏膜在食物刺激時分泌一系列的胰島素抵抗(IR)因子即不再釋放或減少釋放,隨之機體的IR減輕或消失,使得肥胖和2型糖尿病得以控制治愈。
該技術相比于傳統減重外科代謝手術具有更微創、更易操作、不損傷人體結構、可以取出、可重復置入等優勢,臨床上可用于幫助控制肥胖、糖尿病、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等代謝性疾病,有良好的應用前景。
(來源:溫州視線)
本站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 聯系郵箱: 5855973@qq.com
關于我們| 客服中心| 廣告服務| 建站服務| 聯系我們
中國焦點日報網 版權所有 滬ICP備2022005074號-20,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