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經濟的繁榮發展,人們對生活質量和消費享受的追求也隨之提高,這也給農貿市場監管提出了新要求,推進農貿市場智慧監管平臺建設,推動市場監管能力和監管體系現代化已成為相關監管部門在傳統農貿市場轉型過程中亟需落實的工作重點。
農貿市場監管落實到實處,通俗來說就是:什么人在什么時間、什么地點、什么樣的交易。
01經營主體監管系統
①市場經營主體檔案與公示
市場及商戶的檔案信息錄入系統,包括基本信息、經營信息、法人信息、檢測信息等,每個市場攤位都設有電子LED屏,上面展示著商家的攤位編號、類別、營業執照等經營信息。
建立電子臺賬管理系統,通過市場管理賬號或商戶端上傳進貨臺賬包含有商品類目、商品名稱、商品數量、進貨單據、商品產地、供應商名稱、供應商地址(不限于)等基礎信息上傳至管理后臺。
建立“一戶一檔”,及時記錄日常信用變化。
嚴格落實信息公示制度。通過商戶信息公示屏和市場內的觸摸屏對商戶證件信息、溯源信息、交易數據、信用等級、菜品價格等信息進行公示,實現農貿市場信息公開、透明。
②場內經營遠程監管
收集通過視頻AI邊緣計算服務器綜合分析的市場監控內衛生、防疫、經營規范和人員履職規范等多源數據,得出導致市場運營潛在風險項點。根據市場運營相關規范多個維度進行閾值設置,生成風險預警等級。
在市場出入口、公共區域、主要通道、營業場所等區域安裝設置AI監管系統,利用智能攝像頭監控督查,可以有效地保障農貿市場的秩序和安防。對于占道經營、出攤經營、消防通道占用、亂堆亂放等違規行為,系統會自動進行抓拍,數據傳輸到市場管理方后臺系統,根據市場管理條例進行確認扣分處罰,并進行月度、季度、年度統計分析,關聯商戶信用等級。
02交易監管系統
①菜價管理
老百姓買菜,除了注重菜品質量外,還特別關心菜價。確保價格穩定和日常菜品價格監管也成為一項非常重要的工作,及時掌握農貿市場的價格走向,為政府部門適宜出臺相關的調控舉措提供更多的數據參考。
現在在不少城市的農貿市場監管部門,已經開始引入了農貿市場智慧綜合監管平臺,監管方可以通過該平臺實現對轄區內的農貿市場菜品價格、菜品檢測數據等方面實現平臺化監管,大大節省了人工監管成本,從而提高了日常監管效率。
商品的價格、檢測信息透明公開,方便市民貨比三家;微信、支付寶等多樣支付方式清晰可見,隨掃隨付。
②食安管理
嚴格規范食品準入,層層簽訂食品、農產品安全責任書,強化食品安全意識,落實食品安全責任制。重點檢查即食易腐類食品,不僅要求加工、進貨、銷毀等臺帳齊備。同時,完善食品檢測制度,在每個農殘檢測室配備專人專崗,向消費者提供免費檢測服務,做到檢測制度上墻公示,檢測人員嚴格按制度、按規范、按流程進行檢測并錄入臺帳。
交易完成后,消費者得到交易小票,小票上的二維碼,掃一掃就有產地、品質、商戶經營信息、交易信息、農藥殘留檢測結果等信息。市場管理方則能在后臺獲取每一筆交易的明細數據。
大數據風險預警平臺通過獲取海量真實有效各類數據,運用大數據分析模型和機器學習算法,感知食品安全風險,建立菜品風險預警功能,及時消除食品安全風險隱患。能夠大大提高農貿市場檢測效率,提升農貿市場的食品安全防控能力,為建設質量農貿市場提供有力保障。
③公平交易管理
市場為每個經營戶配備通過質監部門強制檢定的智能電子秤,統一計量器具,嚴厲打擊處理短斤缺兩行為,確保讓消費者能買到質優量足的商品。
智能電子秤具備具有防作弊防篡改的功能。秤具后臺數據進行了加密,杜絕經營戶隨意調秤、價格欺詐等作弊行為。而且只要人為拆開秤體或調整計量參數,程序將自動報警。
通過智能電子秤實時采集農貿市場的每一筆交易數據,上傳至智能計量監管系統,與各分管部分子系統對接,提供大數據,為職能部門決策指導提供依據。
④客流管理
市場進出口配備AI客流采集儀。它能實時檢測到入場人員數量,區分生客、熟客,性別、年齡,將分析結果展示在大數據屏上。
對進場人員有跡可循的同時,采集分析客戶群體特點,市場能精準地制定各種營銷策略。
03大數據分析與預警系統
①疫情防控
配備智能人臉口罩識別功能,助力市場疫情防控。配備熱成像探測感應器可以感應人體溫度,進一步保障農貿市場安全。
②管理人員畫像分析
建立對管理人員的畫像分析。根據管理人員對市場的監管力度、監管覆蓋、任務執行、履職效率和整改成效等數據進行特征分析,實現對市場管理人員的規范化操作。
③社會共治
建立公眾調查反饋入口,支持公眾行使監督權。消費者通過前端(app或小程序)掃商戶屏或電子小票上的二維碼對商戶進行星級評價打分或投訴,市場方根據投訴信息進行核實和管理。
支持不同主體之間的交互評價,對公眾反饋、監管檢查、風險預警、食品快檢結果、多方數據進行融合,對形成的相關農貿市場主體紅黑榜進行共享公示,并定期更新,構建農貿市場運營協同閉環監管。
中科深信重點推進農貿市場智慧監管平臺建設,解決農貿市場存在的食品安全責任意識不強,管理水平低,監管程序繁瑣等問題,利用互聯網技術、大數據技術、區塊鏈等手段,完善智慧農貿系統的監管,提高智慧監管,引導需求,保障老百姓的安心飲食。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本站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 聯系郵箱: 5855973@qq.com
關于我們| 客服中心| 廣告服務| 建站服務| 聯系我們
中國焦點日報網 版權所有 滬ICP備2022005074號-20,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