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迎接成都市第十四次黨代會召開,成都日報融媒體采訪組近日走進成都國際鐵路港,見證成都「陸上絲綢之路」的繁榮。作為鐵路港片區代表企業,玉湖冷鏈受邀接受采訪,介紹了項目情況、落戶原因、未來展望等。
成都日報要聞版報道
對話玉湖冷鏈
4月21日,成都日報在02要聞版刊登了相關報道,引起熱烈反響,人民網、重慶日報報業集團上游新聞等官方媒體,以及成都市人民政府、成都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等政府部門網站進行了轉載。
「一帶一路」上的開放使者
國際消費時尚「零時差」
據報道,成都國際鐵路港是成都中歐班列始發地,規劃建設面積31.7平方公里,先后獲批自貿區、國家經開區、綜合保稅區和國家物流樞紐,是成都國際鐵路港樞紐建設的承載地。截至目前,成都累計開行國際班列已超16000列,年均帶動省內進出口貿易120億美元以上。
人民網轉載該報道
高效「開出去」,成都國際班列已暢連境外69個城市、境內25個城市,把內陸腹地與歐洲中心腹地緊密串聯起來,構建起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高效大通道。
順利「捎回來」,目前亞蓉歐國家(商品)館入駐了歐洲、中亞、東南亞、大洋洲等地的34個特色場館,集中展示展銷來自全球各地的商品,實現「在蓉城,逛全球」。
成都市人民政府網站轉載該報道
國際班列賦能成都國際鐵路樞紐建設,也助推成都建設更加開放的產業體系。目前,成都國際鐵路港聚焦國際供應鏈、國際貿易等主導產業,積極引進了玉湖冷鏈等重大項目,國內供應鏈管理企業前50強八成以上在此落戶。
打造綜合產業園
供應全球優質食材
作為鐵路港片區具有代表性的「鏈主」企業,玉湖冷鏈一直以來受到外界廣泛關注。記者采訪了玉湖冷鏈四川公司副總經理兼青白江項目總經理李江濤,以下是相關報道。
項目效果圖
記者:玉湖冷鏈(成都)交易中心項目建設進展如何?
李江濤:整個項目占地面積419畝,總建筑面積約45萬平方米,冷庫規模約20萬噸,項目定位為玉湖環球食品供應鏈中國西部基地,將打造為集全溫區倉儲、批發與零售平臺、電子商務平臺、冷鏈物流、辦公等功能于一體的綜合現代服務業產業園,包含11座自動化冷庫、8套冷鏈配套建筑,設有環球食材體驗交易區、拍賣中心、川味展銷與服務中心等配套設施。
項目正在土方及樁基工程施工階段,2022年底將完成70%的建筑主體封頂,預計在2024年投入運營,屆時就能為成都及西南地區及時提供全球新鮮食材。
成都國際鐵路港
記者:是什么原因讓玉湖冷鏈決定選擇落戶成都國際鐵路港?
李江濤:作為鏈主企業,玉湖冷鏈選擇落戶成都青白江,正是被這里的優勢所吸引。
首先是成都國際鐵路港國際物流通道優勢突出,能夠確保全球食材安全有序運至中國,更好地滿足中國民眾對品質食品的消費需求。
其次是正在加快建設的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讓企業有了更加清晰的產業定位,也擁有更多發展機遇,依托成都國際鐵路港可以把業務輻射至整個西部地區。
再者是成都正加快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市場空間和發展潛力巨大,區域輻射力和帶動性也較強,更為重要的是成都非常重視國際營商環境建設,讓企業投資成都、在蓉興業更有底氣、更有信心。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本站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 聯系郵箱: 5855973@qq.com
關于我們| 客服中心| 廣告服務| 建站服務| 聯系我們
中國焦點日報網 版權所有 滬ICP備2022005074號-20,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