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從一家銷售中心了解到,主要生產商將其對買家的貨物供應量削減了60-80%。因此一些分銷商和調油商不得不支付異常高價從而確保有競爭力的價格可以鎖定貨物。停工停產造成人員缺口嚴重,許多物流公司也調高了價格,對基礎油價格產生了更進一步的支撐。業內分析,此輪潤滑油漲價潮持續的時間,或許要比以往要更長。
面對這種市場慣性的價格上漲,已經無人可以預料其持續時間。而且從眼前務實的態度出發,與其糾結“為什么漲價?”這個問題,倒不如靜下心來思考,漲價后怎么辦?叱咤行業風云的經銷商大佬們往往都會在此時審時度勢,合理進行備貨。
在價格連續上漲,經銷商之間難以體現出價格差距時,消費者們往往更加看重商家和代理潤滑油品牌的質量和售后服務。像國內的長城潤滑油,其產品性能穩定、市場供給平穩、服務網絡完善,并有相應的渠道和經銷商扶持、激勵政策。經銷商可以通過與大品牌共享抗風險能力,在難以揣摩的行情中企穩,形成優勢跑贏同行。
動蕩的行情下,龍頭企業定海神針的價值才能更好體現。言簡意賅,行情越是難以捉摸,越要謹慎對待,比拿貨價格更該關注的,是潤滑油品牌的實力與口碑。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本站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 聯系郵箱: 5855973@qq.com
關于我們| 客服中心| 廣告服務| 建站服務| 聯系我們
中國焦點日報網 版權所有 滬ICP備2022005074號-20,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