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堅持——成功是“熬”出來的
武圣羊湯創始人王剛
王剛,北京炙城武圣餐飲管理有限公司CEO兼武圣羊湯創始人。出身草根的他,17歲開始只身一人闖蕩,探索過服裝和飾品行業,最后將目標鎖定在餐飲行業。在他看來,做人要時刻銘記初心,歷經錘煉方可有所獲得;同樣的,做餐飲只有回歸飲食文化的本質,才能實現真正的生命力。2002年,王剛的第一家餐飲門店因種種原因關閉,他獨自前往山西太原。這段蟄伏的經歷,讓他更加懂得“熬下去”的意義;也正是在這里,他品嘗到了“羊雜割”特色美食,開啟了第四段創業,這才成就了“武圣羊湯”。
盡管周圍出現了反對的聲音,認為北京的飲食文化深厚,外地的飲食幾乎不能扎根,他的計劃注定是場考驗。2009年,王剛再次來到北京,勁松的武圣路上,不足20平米的小店鋪里,僅能擺下6張桌子,坐下18名顧客。艱難的時候,王剛用“熬下去”勉勵自己,更加專注于每一份原材料、每一味調料。這一熬,便是13年。經過10余年的發展,在京城已逐漸形成“喝羊湯去武圣”的餐飲文化。
02匠心——傳統小吃也能成為“潮牌剛需”
武圣羊湯開業后的營收開始攀升,小小的店鋪也開始坐不下遠道而來的食客。這時候,王剛又有了一個大膽的想法:如果以快餐品牌形式做羊湯,是不是可以更好地推廣這一底蘊深厚的地道美食?他以店面的收益投入新的門店,在勁松中街開出的第三家門店也成為了武圣羊湯連鎖化的起點。
武圣羊湯的精髓,在于鮮。精品上乘的滿髓骨熬湯,膏脂豐滿、細膩鮮美、營養醇厚。羊肉棒骨、內臟經過獨特的清洗、熬煮、切配、兌湯等工序,熬制12小時,直到棒骨成渣、羊肉成糜、湯色乳白方成。品嘗一口,羊湯濃而不膩,香而不油,入口醇香。出鍋冒著熱氣就盛到碗里,撒上新鮮的香菜、香蔥和又香又辣的羊油辣椒,一米之內皆羊湯,光聞聞味道就讓人直咽口水,夾一塊鮮香的羊肉,蘸上備好的酥香辣椒面和陳醋,肉質滑嫩,讓人胃口大開。靠著這碗羊湯,武圣在北京的餐飲市場上扎下了根。
隨著品牌的發展,做好一碗羊湯的初心從未發生過改變。特有的清洗、熬煮、切配、兌湯等工具,使得武圣羊湯不僅營養味美,而且精致健康。肉浸湯的鮮美,湯增肉的香濃,特定調配的配方和比例加上刀工、火候、佐料提味,愈加發揮原汁原湯羊湯的醇香。除材料、工藝的優質外,價廉也是王剛的初心。“在十多年的時間里,羊肉的價格漲了四倍之多,但我們的羊湯每年只漲一塊錢”,健康高性價比,是武圣羊湯一直以來的追求,也是王剛對客戶的用心所在。在他的推動下,傳統的羊湯小吃也成為了餐飲市場上的“潮牌”。在王剛看來,羊雜98%以上的產品都可以實現零售化。進軍新零售領域是武圣羊湯主攻的發展方向。所以,2021年起,王剛推動武圣羊湯成立電商部,負責衍生品的包裝、量化生產和銷售。2022年起,武圣羊湯餐飲新零售開始在國內上線,品牌徹底擺脫了3公里商圈限制,端上了跨地域消費者的餐桌。而品牌門店,也會在餐飲實體的基礎上,兼具“體驗終端”和“傳播載體”的功能。致力打通線上線下一體化新零售商業模式。
03洞察——與市場“共舞”
如果說堅持和匠心是帶來成功的特質,洞察則是維持成功的特質。從最開始發現羊湯傳統小吃的商機,到做出高端羊湯的定位,將其推向連鎖化、品牌化,無不體現了創始人對商機的前瞻思考與深刻洞悉。在面向市場推廣的過程中,為更好地迎合南方市場,王剛也將有著地方特色的品牌元素“羊雜割”改為了“羊湯”,這些謀劃與定位,無不體現了王剛對于餐飲行業、傳統小吃領域的深度理解。
在傳統思維里,傳統小吃的附加值較弱,很難做成品牌。王剛始終堅信,羊湯品類具備高度的品牌價值。為此,他在武圣的商業模式中進行了多次創新。2016年下半年開始,武圣羊湯開始豐富產品線,中午依舊是滿足剛需的羊湯產品,晚上則增加羊肉串、羊頭肉等休閑餐,打造出更多元化的消費場景。隨著線上線下的全面打通,美味的羊肉副食不只是家鄉副食店的一份鄉愁,它以更加精美的外表、更加便捷的渠道走進千家萬戶的餐桌。羊頭肉、羊肚、羊蹄、羊雜粉、羊蝎子火鍋……全鏈條副食一步到位,滿足客戶的各種美食喜好。這背后,隱藏著王剛傳遞好一方飲食文化的信心。
在王剛的計劃里,在現有羊湯標準化、口味接受度高的情況下,通過“本地直營+外地特許”的開店模式,完成武圣羊湯千店規模,再結合傳統電商+直播電商+渠道電商打開線上新零售市場;未來,武圣羊湯將通過提高產品供貨能力,借由資本的力量打造首個“羊副產品供應鏈”,實現規?;c供應鏈能力的互補,實現品牌的跨越式成長。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本站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 聯系郵箱: 5855973@qq.com
關于我們| 客服中心| 廣告服務| 建站服務| 聯系我們
中國焦點日報網 版權所有 滬ICP備2022005074號-20,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